侵占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罗马法。在欧洲封建时代,侵占罪被视为财产犯罪的一种。直到19世纪,侵占罪才与盗窃罪完全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罪名。
在中国封建社会法律中,相当于侵占情形的犯罪一般被视为盗窃罪。虽然在中国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具有侵占罪特征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了治罪立法,但将侵占罪作为明确独立的罪名并规定独立法定刑的最早立法是《大清新刑律》。之后的中华民国政府刑律也都有侵占罪的规定。
中国古代刑法形成最早,刑法制度最为发达,刑法观念最为丰富,因此刑事法制是中国古代法制最为重要的方面。在中国古代独立罪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的罪名体系是以盗贼为中心的罪名体系,这种罪名体系一直被沿用下来。
中国古代界定侵占罪的范围有如下几种情形:
可见,古代对侵占罪的规定非常广泛,以上几种情形都纳入了中国古代侵占罪的范围。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两者在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和犯罪手段上有所不同。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侵犯的是单位财物,利用的是职务便利;而盗窃罪是一般主体,侵犯的是他人财物,采取秘密窃取手段。此外,两者的起刑点也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刑罚相对较
如何举报公司盗窃行为的相关步骤和法律规定。建议发现公司存在盗窃行为时,立即报警并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文章还详细解释了盗窃罪的刑事处罚、量刑标准以及共同犯罪的处理方式,包括罚金规定和其他转化盗窃罪的情况。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刑事辩护律师。
侵占罪的相关内容。侵占罪是刑法中的唯一绝对亲告罪,公安机关无管辖权,只能向法院提起自诉。侵占罪要求具备故意和特定的犯罪对象,处罚根据数额大小决定。侵占罪概念包括各种财产犯罪和侵犯财产的民事侵权行为。起点数额和立案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行为对象的价值可根
入室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及立案标准。入室抢劫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只要行为人实施抢劫行为,无论是否成功或财物数额,都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