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人身损害赔偿费用的计算上,遵循以下总原则:具体损失采用“差额赔偿”,抽象损失采用“定型化赔偿”。
具体损失是指受害人因事故实际支出的费用或实际减少的收入等可以交换价值计算的损失。例如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费等。
抽象损失是指因劳动能力丧失或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只能抽象评价的未来收入损失。对于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死亡补偿费,采用定型化赔偿,设定固定的标准和期限。
赔偿金的支付方式分为一次性赔偿和定期赔偿两种形式。
一般情况下,采用一次性赔偿为原则,定期赔偿为补充。
然而,如果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赔偿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应提供相应的担保。
如果超过原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权利人仍未康复,其可以向法院申请根据情况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5~10年。
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及其待遇规定。非因公死亡包括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死亡,除因病死亡外不能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相关赔偿项目。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责任方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责任方应当赔偿包括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丧葬费在内的合理费用。
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的情形能否被视为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有人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被视为工伤。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