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哄抢他人财物的法律定性及罪名

哄抢他人财物的法律定性及罪名

时间:2024-10-14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3463

聚众哄抢他人财物的法律性质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经常发生聚众哄抢他人财物的案件,比如哄抢承包人的果木、哄抢水库里的鱼、哄抢运输车中的财物等等。有些人可能认为参与哄抢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因为他们坚信“法不责众”。然而,事实上,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行为本质上属于抢夺行为。如果哄抢的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就构成了侵犯财产罪。我国《宪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聚众哄抢罪的定义

聚众哄抢罪是指纠集多人,实施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于那些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参与者,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予以拘留、罚款等治安处罚。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不要触犯法律,谨记:天上不会掉陷饼。

聚众哄抢罪的量刑标准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4000元以上不满4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如果参与人数多、被抢物资重要、社会影响大,或者哄抢一般文物、哄抢次数多,都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4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标准。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就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 哄抢重要军用物资;
  2. 哄抢珍贵出土文物;
  3. 哄抢抢险、救灾、救济、优抚等特定物资;
  4. 煽动大规模、大范围的哄抢活动,后果严重;
  5. 造成公私财产巨大损失,导致公司、企业停业、停产;
  6. 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聚众哄抢罪的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 聚众哄抢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聚众哄抢他人财物构成聚众哄抢罪,如果哄抢数额大,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侵犯财产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过失犯罪的既遂情形

    过失犯罪的既遂情形。过失犯罪指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预见到的危害结果而实施的犯罪。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犯罪结果发生,即可认定为过失犯罪既遂。对于未遂犯,法律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 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和关系

    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和关系。不作为犯罪指行为人违反法律命令规范,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犯罪,其核心在于行为人的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责任。间接故意犯罪则是指行为人明知会造成危害结果,却放任其发生。两者虽有所不同,但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具体案件中需

  • 投毒送医院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的问题

    投毒送医院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和规定,犯罪中止需满足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条件。投毒送医院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因此不构成犯罪中止,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追究。

  • 用刀捅室友未遂是否会受到法律处罚?
  • 刑事犯罪行为的状态及其法律后果
  •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连续转化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