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 > 交通事故致新车贬值可获赔

交通事故致新车贬值可获赔

时间:2024-09-2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5670

中新上海网1月11日电 宝马新车发生交通事故被撞坏,引发一起特殊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宝马车主徐小姐不仅要求对方车主赔偿巨额修理费,还要求赔偿车辆贬值损失费。近日,浦东新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陈先生应赔偿徐小姐车辆修理费等损失51.6万余元的70%,即36.2万余元;并赔偿宝马车辆贬值损失费25万元。

  新车撞坏

  2008年6月24日下午,徐小姐花近百万元刚购买8天的一辆宝马2996CC小轿车,由郑先生驾驶,至芦潮港镇某十字路口由北向南行驶时,适逢陈先生驾驶一辆中型客车由西向东行驶至该路口,两车发生碰撞,致宝马车严重损坏。

  事发后,交警部门以事故双方对路口信号灯陈述不一,且现场无其他证人作证,无法查证事故事实为由,作出了“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结论。同年12月,修复后的宝马车经上海二手车咨询公司评估,价值为51.6万元。不久,徐小姐以51万元将宝马车转让给他人,并办理了机动车辆转移登记手续。2009年1月,徐小姐诉到法院。

  法庭索赔

  在法庭上,徐小姐认为,本起事故有目击证人,能证明对方闯红灯行驶的事实,该事故完全因陈先生的原因造成,其应对已造成的车辆修理费、车辆贬值损失等承担全部责任,故要求陈先生赔偿车辆修理费等55万余元、车辆贬值损失46万余元。

  陈先生则认为,虽对徐小姐所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无异议,但本起事故不是因自己闯红灯,而恰恰是因徐小姐的车辆驾驶员郑先生闯红灯所致;且徐小姐车辆的临时移动证属无效号牌,该车无上路行驶资格;其主张的车辆贬值损失属于间接损失,不应计入赔偿范围,故不同意徐小姐的诉请。

  判决赔偿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起交通事故,虽相关部门对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但根据两名证人到庭作证,可确认陈先生违反闯红灯通行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其应对徐小姐合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徐小姐车辆临时号牌系无效号牌,该违法行为虽与事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其亦应承担相应责任,故对徐小姐的合理经济损失,应先由陈先生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超出部分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再由陈先生承担70%份额的赔偿责任。同时,现徐小姐将受损车辆经估价后出卖,贬值损失已实际产生,其据此主张贬值损失有事实依据,应予酌定支持。

  |法|官|点|评|

车辆贬值损失一般是指车辆发生事故受损,经修复后使用性能虽已恢复,但其本身的价值却会因事故而降低,即因事故导致车辆价值降低而形成的损失。在汽车交易市场上,事故车辆的估价显然比无事故车辆要低。在法律上,这一价值差额应是车辆的直接损失,此种车辆所有人的权益应得到保护。本案中,徐小姐的受损车辆经修复,车辆在外观上虽能达到“恢复原状”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恢复到事故前的原有状态,且车辆贬值经评估后已出卖,此损失已实际产生,故陈先生理应赔偿徐小姐相应的车辆贬值损失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对于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的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相关期限规定。包括扣留车辆的处理时间期限、检验鉴定的时限以及作出事故认定书的时间期限。扣留车辆的处理期限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检验鉴定的时限详细阐述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特定情况下的处理时长;作出事故认定书的时间期限根据不

  • 交通事故立案证据

    交通事故立案的证据要求。包括赔偿诉讼中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具有诉讼及代理资格的证据以及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涵盖了身份证明、继承证明、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责任认定书、法医鉴

  • 尸体检验

    尸体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包括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旨在确认案件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轻重伤定、成伤机制鉴定、伤残评定、酒精含量检验、车辆安全性能检验、事故车辆机械故障鉴定以及痕迹鉴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均具有重要

  • 福建交通违章处理期限及相关法律规定

    福建省交通违章的处理期限及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说明了不同情况下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期限,包括现场罚单、交通事故后的罚单、通过监控查询的违法行为和违停罚单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车辆违章查询的五种方式以及违章未处理的后果。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地位
  •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 财产损害赔偿的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