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票的出票
(1)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支票的出票行为有6个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表明“支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和出票人签章。
(2)相对必要记载事项
①支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以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
②支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以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出票地。
(3)可以记载的事项
出票人可以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如有该记载,则支票不得转让。(任意记载事项)
(4)不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的事项
出票人可以在支票上记载“用途(偿还货款)”,但该记载不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
(5)记载无效
支票限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到期日)。另行记载付款日期的,该记载无效(而非支票无效)。
2、支票的付款
(1)提示付款期限
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异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超过该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丧失对“出票人”之外的前手的追索权。
(2)付款人的责任
支票的付款人并未在票据上签章,因此,付款人并未进行任何票据行为,并非票据债务人。持票人提示付款时,如果出票人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足够支付支票金额的,则付款人应当足额付款;否则,付款人应当拒绝付款。
【解释】支票的付款人拒绝付款的情形:(1)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付款;(2)空头支票。
中国《票据法》对于支票出票人的效力规定。出票人签发支票后需承担担保支票付款责任,但不影响付款人的付款选择权。收款人享有向付款人请求付款的权利,但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仅为期待权,并非现实权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支票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保付与保证在适用范围、票据行为人、付款效力以及行为人责任等方面的区别。保付仅适用于支票,付款人承担绝对付款义务;而保证适用于汇票及本票,不涉及支票,保证人需与被保证人承担相同责任。两者在票据法上效力不同,涉及追索权和权利义务的消灭也不同。
中国支票保证制度的缺失。中国票据法仅对汇票和本票有保证规定,未对支票实行明确的保证制度。这是因为支票的付款人特定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并且支票具有见票即付的特点,以保证支付迅速和携带方便。因此,为了维持支票的特性,中国票据法对支票没有规定保证制度。
转账支票未送存的票据追索权问题。根据票据法规定,转账支票未送存不会影响支票的追索权。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等情形下,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同时,支票分为支取现金和转账支票,各有特定用途。支票出票后的效力涉及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的责任与权利。出票人承担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