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同居 > 工伤鉴定与司法鉴定:解析工伤认定流程

工伤鉴定与司法鉴定:解析工伤认定流程

时间:2024-05-16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8097

  导读:婚前同居,怀孕后遭男友抛弃,女子欲追索4年青春损失费。昨日,女子小陈向律师咨询。

  2010年,小陈读大二,与男同学小林恋爱。大学毕业后,两人留汉并同居,后陈怀孕,林要她将孩子打掉。陈央求结婚,林不同意,陈无奈做了人流。此后,两人感情渐淡,林提出分手,陈想到4年感情付之东流,认为林应补偿自己青春损失费,并对手术进行赔偿。

  王旭律师告知,小陈与男友属非法同居,法律不支持青春损失费、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小陈只能要求男方承担部分手术、营养品等费用。

  一、同居关系案件受理条件。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一条第二款:“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二、同居关系的认定。

  同居是男女双方没有依法缔结正式的婚姻关系而在一起共同居住生活。是双方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关系是脆弱的两性关系,不仅同居双方的利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而且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和不安定因素。

  同居关系不同于合法婚姻,它是不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临时组合。现行《婚姻法》明文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所以同居的男女双方虽然没有经过合法程序结为夫妇,但是双方都应当没有配偶。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这种情况双方应当解除同居关系,必要时可以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因此,依据《婚姻法解释(一)》第五条规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同居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法院只解决同居期间子女抚养与财产纠纷问题。

  三、同居关系期间子女的抚养问题。

  解除同居关系时,双方所生的非婚生子女,由哪一方抚养,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条件好,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收养,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四、同居期间财产归属问题。

  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是指由双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用于债务清偿的财产。具体分割财产时,应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同居生活期间双方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视为共同财产,则应该按照婚姻法的规定,适用平等分割原则处理。如果一方能证明其财产是个人的,则不能分割。同居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要的财物,按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

  在分割财产时,要把同居双方共同财产与下列的财产区别开来:

  一是与同居双方个人所有的财产区别开来,约定同居期间归各自所有的财产以及法定属于同居一方所有的财产,不能参与分割。

  二是与子女的财产区别开来,子女通过继承、受赠所得的财产或者其他归子女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参与分割。

  三是与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即双方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个人所有的财产区别开来。

  四是与全体家庭成员共有的财产,即属于全体家庭成员共同所有财产区别开来,而对于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适当予以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总之关于同居期间财产及债务的处理,有专门规定的,可适用专门规定;没有专门规定的,实践中一般是参照《婚姻法》的规定处理。

  知名律师建议:

  1、双方可以在同居期间做个人财产约定。

  2、对自己购买的物品留好相关的证据。

  3、对于双方共同出资购买的物品,最好双方有个相互的纪录。

  4、在同居期间各自的父母朋友馈赠的物品最好让馈赠者写上“此物品专门赠给某某”的字样,并保存好。

  五、共同债权债务问题。

  解除同居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同居期间,双方关于财产、债务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无约定的,解除同居关系时,应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由于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和习俗深入人心。在婚姻缔结方面,民众普遍重仪式而轻登记,非婚同居现象长期大量存在。为适应当时的社会现状,我国婚姻立法及其司法解释对非婚同居的认定曾做出过多次转变,然而就算尽可能完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确保发生纠纷时有法可依,法律也不可能赋予非婚同居与婚姻同等的法律效力,让所有妇女、儿童等弱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做到尽善尽美。因此,笔者在此建议有关当事人,选择合法有效的婚姻方式,才能充分地保护自己以及家人的权益。如果一定要选择非婚同居的结合方式,那么双方在同居之前,必須考虑清楚同居的理由及利弊,订立“非婚同居协议”,以契约的方式约定同居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以便在产生纠纷时有据可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协议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抚养费标准根据是否有固定收入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 结婚的条件

    结婚的条件,包括主体、自愿性、登记手续、实质要件和禁止性要件等。同时,也阐述了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效力、夫妻财产关系、离婚的形式和实体要件以及离婚的后果。对于结婚和离婚的相关法律要求,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同居离婚财产分割

    同居解除关系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对于非夫妻名义的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按照个人财产或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对于夫妻名义的同居,根据不同时间点发生的同居关系以及具体情况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或一般共同处理原则分割;同时,赠与和索要的财物也依据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处理。法

  • 台湾“高等法院”审理同居关系案件

    台湾高等法院审理的一起同居关系案件。黄女士和杨先生同居期间,黄女士照顾杨先生的母亲并在其母去世后操办葬礼。后两人关系破裂,杨先生拒绝支付生活费。法院最终判决杨先生支付黄女士50万元新台币的赡养费。该判决引起社会关注,并开创了台湾司法界承认实质上的同居

  • 协议解除同居关系的原则
  • 重婚和非法同居的区别
  • 同居关系解除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