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的时间计算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之日起开始:
1.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而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计算公式:1~3日 + 7日 = 8~10日
2. 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延长拘留1至4日,并且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计算公式:3日 + (1~4日) + 7日 = 11~14日
3. 对于流窜作案(指在跨市、县范围内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其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3次以上)、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分子(2人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延长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至30日,而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计算公式:30日 + 7日 = 37日
综上所述,总的计算公式为:X(1~30日) + 7日(检察院批捕的时间) = 8~37日
行政拘留和治安拘留的被拘留人可以接受探视,但对于刑事拘留的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是不能接受探视的。
1. 对于行政拘留的被拘留人,可以提前预约探视,在拘留所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探视。
在探视时,可以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衣物、食品(需经拘留所民警检查同意),但其他物品不得送至被处罚人。
2. 对于刑事拘留的被拘留人,近亲属在其拘留期间无法探视,但律师可以作为辩护代理人进行探视。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
律师会见被拘留人还应当持有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
以上是关于公安机关拘留时间计算方式及探视规定的相关内容,刑事拘留时间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之日起计算。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审查批捕时间是否计入拘留期限的问题。明确拘留期限的定义为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期限,包括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应计入拘留期限,且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为
隐瞒病情被立案的刑法规定和判刑时间。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危险的情况将受刑事处罚,判刑时间根据造成的危害后果而定,严重时或超三年。单位犯罪将被罚金并处罚责任人。公安机关立案需满足条件,而不予立案需通知控告人。
刑事诉讼中立案通知书的下达时间,以及当公安机关不立案时的解决方法。文章还介绍了公安立案后的程序,包括侦查活动、移送审查起诉和判决等流程。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规定的判决标准和程序。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