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货币金融 > 国际货币 > 金融机构怎么识别客户身份

金融机构怎么识别客户身份

时间:2024-03-03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163
按照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在两类情形下金融机构应当识别受益人的身份:一是人身保险合同或信托合同的受益人不是客户本人,即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包括投保人以外的人,信托合同的受益人包括委托人以外的人;二是金融机构与客户建立其他金融业务关系时,存在最终控制交易或享有交易利益的人。

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识别的持续性要求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不仅需要初次识别客户的身份,还需要在业务关系持续过程中重新识别客户的身份。这是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内在要求。

持续识别客户身份的必要性

金融机构与客户的业务关系持续过程中,客户的身份信息和其他相关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对客户及其交易的风险认知程度。

通过持续识别客户身份,金融机构可以确保每笔交易符合客户的交易习惯及其风险偏好,以便在可疑交易识别中建立更可靠的基础。

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情况

即使客户的身份信息和其他相关情况没有发生变化,但如果客户的交易行为及其风险偏好发生明显变化或出现异常,金融机构也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目的是确认有关交易是否可疑,以及原有的代理关系或受益关系是否已经发生变化。

第三方身份识别的要求

如果金融机构需要通过第三方进行身份识别,那么金融机构必须确保该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法律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如果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法律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那么金融机构将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同时,在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时,金融机构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