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特许人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并以合同形式将这些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因此,没有注册商标的企业不能进行特许经营活动。
商业特许经营的核心在于无形资产的输出,包括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根据北京高院的《指导意见》,经营资源还包括“字号、商业秘密、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营业形象,以及在先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等能够形成某种市场竞争优势的经营资源”。
无形资产输出需要符合特定的法律程序要求。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31条的规定,“特许经营活动中涉及商标许可、专利许可的,需要按照有关商标、专利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是否备案对被特许人的权益行使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经备案,虽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商标许可使用类型会影响被特许人行使商标专用权的救济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当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1)如果是独占使用许可,被特许人可以提起诉讼;(2)如果是排他使用许可,被许可人可以与商标注册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3)如果是普通使用许可,被特许人经商标注册人明确授权,可以提起诉讼。
双方基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资源优势,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实现长期稳定的金融合作。协议内容包括产品设计、财务咨询服务和其他业务合作,并确立了合作机制、信息通报制度以及保密义务等规定。双方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业务创新,共同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金融
新《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企业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合伙企业主要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两种类型,前者由普通合伙人组成,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认缴出资额。此外,合伙企业具有由各合伙人组成、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双方基于长期合作、相互信任、互利互惠的原则,为市场营运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伙宗旨、经营项目和范围、合伙期限、出资额、方式、期限、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入伙与退伙、合伙负责人和其他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禁止行为、合伙终止及
《合伙企业法》对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等主体作为普通合伙人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合伙企业解散的多种情形,包括合伙期限届满、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等,并涵盖了法定人数、合伙目的实现与否等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