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前婚后协议 > 出轨写的净身出户书有效吗

出轨写的净身出户书有效吗

时间:2025-04-08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9124

一、出轨写的净身出户书有效吗

关于“出轨即净身出户”的协议在法律上并没有合法有效性。

即使其中一方自愿放弃其与配偶共同拥有的财产份额,也绝不能通过任何形式的自制书面协议来强制另一方接受这一情况下的净身出户。

因为所谓的“净身出户”实际意味着其将失去一切财产,从而阻碍他或她维持日常基本生计的能力。

从司法视角来看,这种巨大的经济惩戒无疑涉及到了保证公民行使基本生存权益的问题。

法院通常不会裁定因婚内出轨而导致的净身出户条款具备法律效力。

即使是在婚后订立的这类协议,其合法性也值得探讨。

从法律角度而言,这类协议可视为双方缔结的附带特定条件的合约,亦或是夫妻两人在婚姻期间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离婚情形,预先设定的关于夫妻共有财产分配的详细规划。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确实有权在婚前和婚姻持续期间对涉及其双方所拥有之财产的分配方式自由约定,包括但不限于完全由各自享有所有权、共同享有所有权、部分由各自享有所有权、部分由双方共同享有所有权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女人出轨可以让她净身出户吗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女性的婚姻不忠行为并非必然导致其在离婚诉讼中失去所有财产份额。

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当事人双方达成妥协共识,导致其一方全数放弃财产,但这种处理方式并未被纳入法律法规的强行规范之中。

在司法机关进行关于夫妻共有财产分配的判决过程当中,会全方位地权衡诸多相关因素,例如对子女利益及另一半与无过失方权益的悉心维护等等。

单纯的出轨行为本身尚未达到不可忽视的程度,仅是众多考量因素中的一环。

倘若您期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对方全数剥夺资产份额,则需借助双方的深度协商或由司法机构作出相应决断,但在此基础之上,取得对方的自愿响应或者司法机构依据实际情形的精确判断往往显得至关重要。

三、冷静期偷人算出轨吗

在此需要明确指出,即便处于冷静期间内存在不忠行为,也应当被视为是一种婚内出轨行径。

这是因为在冷静期内,尽管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尚未正式解除,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冷静期制度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离婚情况。

若在家庭暴力或者婚内出轨等事件中,确实已经导致了感情破裂,那么在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便不再有所谓的冷静期适用问题。

如果在冷静期内出现了不忠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仍然可以被归类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不忠行为,并将继续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

以上是关于出轨写的净身出户书有效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夫妻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

    夫妻签订的协议在民法典生效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夫妻可以签订协议来处理财产归属、赔偿等问题,只要内容合法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婚姻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限制离婚自由权

  • 婚前协议公证机关的选择

    婚前协议公证机关的选择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当事人可选择住所、居住地等处的公证机构申请公证,涉及不动产的公证需向相应机构申请。当事人可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某些事项如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需本人亲自办理。申请办理公证需如实说明情况并

  •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婚前协议主要是为了约定双方财产和债务范围及权利归属,避免离婚或死亡时的争议。虽然在中国不普遍,但其在国外的应用广泛。此外,还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形式和法律效力,包括夫妻财产约定等内容。婚前协议需遵守法

  •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手续和证件材料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手续和所需证件材料。办理财产公证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与约定内容相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协议书草稿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现有夫妻财产的情况和归属以及其他约定。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双方需亲自前往公

  • 签订婚内财产协议需注意的事项
  • 家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 婚前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与无效情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