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企业法 > 合伙企业管理 > 合伙企业的设立 > 报价后又没合作要不要赔偿缔约损失

报价后又没合作要不要赔偿缔约损失

时间:2023-11-1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916
在买卖合同中,当一方进行报价之后没有进行合作的情况下要不要进行相关的赔偿缔约损失呢?这是很多人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需要了解清楚的一点,才能知道该怎么做,这也是本文需要给大家介绍得一点。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报价后又没合作要不要赔偿缔约损失

新的民法典与合同法的关系

根据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原有的《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止。在新的《民法典》生效后,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来替代。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在《合同法》生效前的规定中,第42条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 借机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3. 当事人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4.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其他行为。

赔偿缔约损失的条件

根据上述规定,并不一定要赔偿缔约损失。只有在以下情况下,当事人才需要赔偿缔约损失:1. 磋商过程中一方报价,并最终双方未达成合作,但对方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提供的报价,给对方造成利益损失;2. 双方未达成合作,但无过错方因此遭受固有利益损失;3. 无过错方未遭受相应损失的情况下,另一方不需要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知识

我国《合同法》第42条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 借机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3. 当事人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获取的商业秘密;4.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其他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基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资源优势,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实现长期稳定的金融合作。协议内容包括产品设计、财务咨询服务和其他业务合作,并确立了合作机制、信息通报制度以及保密义务等规定。双方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业务创新,共同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金融

  • 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企业类型

    新《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企业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合伙企业主要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两种类型,前者由普通合伙人组成,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认缴出资额。此外,合伙企业具有由各合伙人组成、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 合作协议

    双方基于长期合作、相互信任、互利互惠的原则,为市场营运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伙宗旨、经营项目和范围、合伙期限、出资额、方式、期限、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入伙与退伙、合伙负责人和其他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禁止行为、合伙终止及

  • 法律对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禁止性规定

    《合伙企业法》对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等主体作为普通合伙人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合伙企业解散的多种情形,包括合伙期限届满、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等,并涵盖了法定人数、合伙目的实现与否等考量因素。

  • 合作协议
  • 连锁餐饮经营合作协议
  • 合作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