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伙
入伙的法律后果: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二、退伙
退伙包括以下四种情形:
1.协议退伙: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⑴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⑵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⑶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⑷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2.单方通知退伙:声明退伙是指基于退伙人的单方意思表示而退伙。
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合伙人违反上述的规定退伙的,应当赔偿由此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
3.当然退伙:退伙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⑴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⑵个人丧失偿债能力;⑶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⑷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丧失该资格;⑸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除名退伙:即开除。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决议将其除名:⑴未履行出资义务;⑵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⑶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例如:竞业。
⑷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
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接到除名通知之日,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退伙的后果
1.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企业应当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还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⑴继承人不愿意成为合伙人;⑵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该继承人未取得该资格;⑶合伙协议约定不能成为合伙人的其他情形。
3.合伙人的继承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退还该继承人。
4.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双方基于长期合作、相互信任、互利互惠的原则,为市场营运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伙宗旨、经营项目和范围、合伙期限、出资额、方式、期限、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入伙与退伙、合伙负责人和其他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禁止行为、合伙终止及
合伙人的债务责任问题。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且这种责任不受当事人之间约定的限制。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并以全部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合伙人需以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此外,不同法律体系对于合伙人承
合伙人死亡是否属于法定退伙的问题,以及合伙人死亡后继承人的权益和退伙人是否应承担合伙企业的债务。在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合伙人死亡属于法定退伙的情形,其继承人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退伙人应根据其应分担的比例分担亏损,对于基于退伙前
合伙人退伙时的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问题。在退伙时,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需依据合伙协议的约定进行。若协议未明确规定,则合伙人需平均分担亏损和债务。此规定旨在确保合伙人能公平处理合伙企业的财产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