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向其他保证人行使追偿权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规定,保证人在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后,有权向其他保证人追偿,不受债权人是否在保证期间内向未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主张过保证责任的影响。该批复自2002年12月5日起施行。
1、担保人已经承担了担保责任
担保人行使追偿权的前提条件是担保人已经承担了担保责任。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之前,担保人与主债务人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在此阶段担保人不具有向主债务人追偿的权利。只有在担保人实际承担担保责任后,才能行使追偿权。
2、担保人行使追偿权不能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担保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期间。该期间应当从担保人承担责任完毕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担保人行使追偿权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
3、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须主观上没有过错
担保人对债权人享有主债务人的抗辩权,担保人应当以主债务人所有的抗辩对抗债权人的清偿要求。如果担保人怠于行使主债务人的抗辩权,而对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时,担保人不得对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一般情况下,担保责任的承担与债务人债务免除之间有因果关系,追偿权才能成立。如果债务人的债务免除并非担保责任承担的结果,则保证人不享有追偿权。另外,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时有过错的情形也会影响追偿权的行使。
共同借款人与借款担保人的区别。共同借款人是直接债务人,与债权人签订借款合同,共同承担债务责任。而借款担保人为债务提供担保,签订担保合同,承担保证责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保证期间的相关规定,包括不同情况下保证期间的计算方式和担保人责任免除的情形。
民间借贷中担保人的保证期限问题。担保人的保证期限由借款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若未明确约定,则最长为六个月。在保证期间内,如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担保人可免除责任;若债权人已采取法律行动,则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保护担保
连带担保人的责任免除情形及相关法律规定。在债务转让、保证债务到期、债权人与债务人欺诈担保人等情况下,连带担保人可免除担保责任。同时,探讨了主合同变更对连带担保责任的影响,以及保证期间的有关规定。此外,还概述了一般担保和连带担保的区别,包括责任承担方式
关于担保人资格的法律条件及限制。根据担保法规定,担保人要满足基本条件,如无牵连关系、具备政治权利及履行担保义务的能力等。担保资格针对不同类型的担保主体有不同要求。例如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有完全代偿能力,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特殊形态也可担任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