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与探视权

时间:2025-02-2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2395

探视权是一项基本权利,除非法院有相关禁令,否则被遗弃的一方仍然有权利探视孩子,并且有资格争取这个权利。

一、遗弃罪的定义

根据实践中的相关行为,只有满足法律规定的遗弃罪构成要件,才可能涉嫌构成遗弃罪。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节对行为人进行定罪处罚。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中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平等权利。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明确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扶养义务。如果有负担能力却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这些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常常对被害人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引起舆论谴责,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打击遗弃犯罪有助于创造一个养老有保障的社会环境,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2. 客观要件:遗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并且情节恶劣。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指的是具备以下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而不能自理;(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除了具备这些情况的家庭成员,不会涉及遗弃问题。

3. 主体要件: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备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遗弃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没有扶养义务,或者彼此之间不存在扶养关系,就不会涉及遗弃问题。

4. 主观要件:遗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多种多样,例如将年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以离婚为借口不给予所生子女抚养,为了创造再婚条件而遗弃儿童,或者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配偶等。总之,遗弃者都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或其他卑鄙动机。

二、遗弃罪的立案标准

遗弃罪的立案标准是: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并且情节恶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首认定的要素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 讨债把人绑架的法律性质

    讨债把人绑架的法律性质,指出这种行为属于索债型非法拘禁,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文章强调被绑架的“人质”大多与债务人有一定关联,被扣押作为讨债手段。根据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应受到非法拘禁罪的处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包括所有自然人,不论

  • 遗弃罪与探视权

    遗弃罪与探视权的相关内容。遗弃罪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遗弃罪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中的特定人群,如年老、年幼、患病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遗弃罪的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并具备抚养能力的人。探视

  • 不付抚养费是遗弃罪吗
  • 赡养的义务能中断吗
  • 父母与子女签订不赡养的协议有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