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校园侵权责任 > 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的法律处理方式

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的法律处理方式

时间:2025-05-07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2656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也就是未满18周岁的人。这个阶段的人通常都在学校读书,那么在学校的时候就可能受到各种伤害。那么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该怎么办?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该怎么办”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的责任划分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需要证明教育机构存在过错,否则教育机构不承担责任。

2、如果人身损害是由教育机构内部的人员(如老师、其他工作人员、在校学生)或管理瑕疵引起的,教育机构直接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

3、如果人身损害是由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方造成的,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方承担责任,学校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责任。

举证责任

在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中,教育机构对限制行为能力人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在举证责任上,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监护人不能举证证明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教育机构不承担责任。只要能够证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违反了这些职责,导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就要承担责任。

教育机构责任承担

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是对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权,可能导致被侵权人死亡、伤残等多种直接后果,同时也可能造成被侵权人近亲属的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

赔偿的项目

a、死亡赔偿金:包括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赔偿。

b、残疾赔偿金:包括残疾赔偿、被侵权人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辅助用具补助费、医疗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c、医疗费与康复费赔偿。

d、护理费。

e、交通费。

f、营养费。

g、住院伙食补助费。

h、误工费。

i、精神损害赔偿:指对精神痛苦、肉体疼痛和其他严重精神反常等损害后果的赔偿。

二、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如果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应当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学校对学生事故承担过错责任吗

    学校对学生事故的侵权责任问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事故是因学校过错造成的,学校需承担过错责任。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若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可免责。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未尽到职责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对于学

  • 中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影响。作为WTO成员,中国在多个教育项目上做出承诺,允许外方提供教育服务,引发教育市场的国际竞争。加入WTO有利于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服务管理,推动学校工作更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提高教育质量。

  •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的具体内容,涵盖了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委托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服务标准。甲方主要负责校园公共设施的所有权、保护、使用和监督,以及物业经费的支付等。乙方则负责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完成,包括绿化、美化、卫生保洁、设施维修等。服务

  • 未成年人参与校园暴力是否触犯刑法?

    未成年人参与校园暴力是否触犯刑法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犯罪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负刑事责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犯罪,法律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校园暴力常见的犯罪罪名及学校防范校园暴力的具体对策。

  • 校园冷暴力: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
  • 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 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的法律处理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