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行为的目的地
1、网络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可以将行为的目的作为确定管辖权的依据。如果行为人通过网络向特定的个人发送信息数据,并希望其他人访问该网页,或者有意向特定的目标发送信息、数据,这种积极的、主动的接触目的与目标所在地构成直接故意的关联。这种直接故意的关联可以推定为行为人接受被指向地法律的意思表示,从而构成被指向地法院行使管辖权的基础。
(二)、网络犯罪行为的实施地
1、网络犯罪行为需要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因此,以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设备为线索,认定犯罪行为的地点。行为人实施犯罪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相对固定,因此,可以将行为人实施网络犯罪的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视为犯罪行为地。
(三)、网络犯罪行为的结果地
1、由于网络传输的全球性,任何上网行为都会对无数地方造成影响,如果以此作为管辖权的基础,将会导致管辖法院的过度扩张。然而,网上侵犯商业秘密、间谍犯罪、网络入侵、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放置后门程序、偷窥、复制、更改或删除计算机信息等犯罪行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必须侵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才能实施。因此,将所侵入的系统局域网、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作为犯罪结果地,其所在地法院拥有管辖权是无可争议的。
1、确保链接安全:在提交任何关于个人敏感信息或私人信息,特别是信用卡号码之前,务必确认数据已经加密,并且是通过安全连接传输的。要确保您的浏览器和Web站点的服务器都支持相关的工业标准,如SET(安全电子交易)和SSL(安全套接字层)等。
2、保护电脑安全:确保电脑的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保持最新更新状态,以防止各类病毒或木马的侵入。在进行大额交易之前,最好先检查电脑是否感染了病毒。
网络诈骗案件的管辖权归属问题,提出可以根据网络行为的目的地、实施地和结果地来确定管辖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防骗技巧,如确保链接安全、保护电脑安全等,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诈骗问题。
网络诈骗1800元可以作为治安案件立案受理,但一般不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受理,因为诈骗罪立案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为三千元以上。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诈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
团队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5000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法另有
网络诈骗实则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的行为,该行为触犯的是《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属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范围。由于网络诈骗所牵涉的点更多,公安机关在侦查中会采取一定的技侦手段,侦破难度相对较大,时间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