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独立单位或个人为应付意外事件而提供的货币资金,采取一种特定的运动形式。这种货币资金的运行方式是:众多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支付相对较少的保险费,形成一笔巨额的货币资金。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件并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人将使用这部分货币资金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金。这种货币资金实质上就是被保险人用于应付意外事件的一部分。
由于保险费是被保险人用于应付意外事件的货币资金,因此,保险费的支出被列入被保险人的生产经营成本或生活开支中,成为其必要的管理支出。这种认识对于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影响下,对于如何利用保险这一现代金融工具来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交纳保险费却无法获得赔款是一种亏损和上当受骗的感觉,没有意识到保险费是生产经营和生活中必要的开支。因此,人们的保险意识并不高。只有当人们从市场经济活动中认识到保险费是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安排的必要支出时,才能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自愿向保险机构购买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
只有社会向保险机构提出各种保险需求,保险机构才能更好地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保险产品。这样,我国的保险业才能健康积极地发展起来,消除对交纳保险费视为乱收费和乱摊派的认识。当然,保险从业人员应该坚持提供符合实际的宣传,主动提供安全可靠且价格合理的保险服务。只有整个社会成员的保险意识得到提高,才能为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也为中国财务法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保险费支出应被允许列入各个生产经营单位的成本中,个人保险费支出也应被允许列入必要的生活开支中,从而为保险费的支出来源找到合法地位。在一些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实行收入累进税率和必要开支递减相结合的纳税制度,允许个人将养老保险费支出列入生活开支中,从而降低纳税档次。这种个人纳税制度的实行为人寿保险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保险合同中关于被保险人年龄的约定。合同中要求投保人必须准确申报被保险人年龄,并符合合同规定的年龄限制。如果投保人提供虚假年龄信息或不符合合同约定,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同时,保险人还有权要求补交或退还多余的保险费。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新《保险法》对保险经营者提出的新要求。保险经营者需完善经营管理,并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新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需提供格式条款并明确说明内容,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外,保险行业自律改进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也被强调,
产品责任险的条款内容,包括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以及被保险人的义务。保险责任主要指因产品缺陷导致用户或第三者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除外责任则包括被保险产品本身的损失等。被保险人需履行诸如及时缴纳保险费、加强质量管理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