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机构中的代理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风险投资家的能力和倾向,以及内部人控制现象可能损害投资方利益。有限合伙制公司通过适当的治理结构和契约安排有效减少代理风险。
有限合伙制公司与股份制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同,由有限合伙人和一般合伙人组成,有限合伙人没有经营权且承担有限责任,一般合伙人有经营权且负有无限责任。合伙基金的股份不能自由流动,生命周期结束前不能单方面撤出股份。有限合伙制公司通过合约约束风险投资家的投资行为。
有限合伙制公司在利益分配中考虑到“贡献”和“风险”因素,并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相结合。风险投资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投资业绩,而投资成功可以带来丰厚的资本收益。有限合伙合同通常规定利润分成要等有限合伙人收回全部投资后才可分配,或者要达到最低的投资收益率。这样的契约安排能够统一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目标,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并提高工作的努力程度。此外,投资业绩不佳还会影响风险投资家的市场声誉,增加再次筹资的难度。
有限合伙人的撤销权行使方式,包括撤销侵权行为、撤销受委托人的执行权以及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区别。在债务承担、关联交易、竞业禁止、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以及出资方面,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存在显著差异。
合伙人在不同国家所面临的责任范围和限制问题。美国的合伙人在合同债务方面责任扩大,而英国和我国的合伙人责任范围涵盖了合同和侵权债务,但未对合同债务与侵权债务进行严格区分。合伙人个人责任范围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有所不同,美国纽约州和英国的合伙人需要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人的条件。自然人作为有限合伙人需满足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一定金额等条件,同时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另外,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包括至少两个合伙人、书面合伙协议、出资等。相对于公司类企业,其设立条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