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信托基金管理人,我被一个朋友要求帮助他设立一家基金类的有限合伙企业。他承诺在企业设立成功后,让我参与该基金企业的管理和利润分配,并表示双方的权利义务可以通过协议约定。然而,有律师表示,参与有限合伙企业利润分配的人必须是出资人,也就是合伙人身份。我的问题是,如果我在协议中仅以该合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身份加入企业,而不作为合伙人,那么我是否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此外,我希望确保在合作过程中不会被对方抛弃,该如何在协议中表述。
根据法律规定,您有两个选择。一是成为合伙人并参与利润分配,二是与对方签订劳动合同协议成为企业高管,并约定工资。工资与利润分配是不同的法律关系,工资是您与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而利润分配则是股东之间的关系。
如果您以合伙企业的发起人身份加入该企业,合伙协议需要其他合伙人的签字同意才能生效。因此,仅与对方签订合伙协议而不经过其他合伙人同意是没有意义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第九十四条:合伙企业未在名称中标明“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的,企业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改正,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五条:未领取营业执照,却以合伙企业或者合伙企业分支机构名义从事合伙业务的,企业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停止,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合伙企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企业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合伙企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未按期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赔偿因此给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或者善意第三人造成的损失。
第九十六条: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或者合伙企业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应当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并承担因此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第九十七条:合伙人擅自处理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才能执行的事务,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不具有事务执行权的合伙人擅自执行合伙事务,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九条:合伙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伙协议,在与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上从事经营活动或与合伙企业进行交易的,该收益归合伙企业所有,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清算人未按照规定向企业登记机关报送清算报告,或者报送的清算报告隐瞒重要事实或有重大遗漏的,企业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改正。清算人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的赔偿责任。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享有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业务的权利,可以自行经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普通合伙人可以在协议中约定限制有限合伙人的竞业权利,但必须明确约定。
有限合伙协议与章程的关系。合伙协议是设立合伙组织的必备法律文件,需满足法定要件才能获得法律保护。公司章程是公司依法制定的基本文件,规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和基本规则。有限合伙企业协议和章程虽无直接联系,但都是企业成立的基础。同时,《合伙企业法》对合伙协议内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而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且至少应当有一个有限合伙人。《合伙企业法》没有对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的人数上限做出规定,但依《合伙企业法》第61条第一款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有限合伙企业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