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确定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该协议在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达成一致后,经双方签字确认即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继承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遗赠人一般指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立生活存在困难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而扶养人则是遗赠人的亲属、邻居或朋友等。遗赠扶养协议规定了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需要强调的是,扶养人不能是法定继承人,因为法定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已经存在法定的互相扶养和继承的权利义务关系,不需要通过协议来确定。
根据《继承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困难的鳏寡孤独的“五保户”老人。遗赠扶养协议规定了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目的是保障那些没有法定赡养义务人或无法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以及无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的生活。在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被扶养人可以与公民或集体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协议应明确扶养人承担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遗赠人应将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赠送给扶养人。如果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导致协议解除,其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且一般不予补偿;如果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导致协议解除,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抚养权的强制执行问题,包括执行申请是否受理、法律效力与强制执行、抚养权的强制执行范围、强制执行的限定与保护、保证严肃性与强制力以及倾听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文章指出,法院应当立案受理抚养权强制执行申请,被执行人需履行交出子女义务,同时法院应注意保护未成年
非婚生子女抚养关系的纠纷及判决。刘某与孙某共同育有一子,但因孙某患有精神疾病且其母亲年迈多病,无法继续抚养孩子,而刘某生活稳定且有丈夫愿意共同抚养孩子,所以要求变更抚养关系。法院依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支持了刘某的请求。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法律保护
中国婚姻关系的合法性和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婚姻法》,男女双方必须登记结婚才能成为合法夫妻。在遗产继承方面,配偶、子女和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但未登记结婚的人不是合法配偶,不能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然而,根据《婚姻法》的特殊条款,对于与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条件,包括遗赠方和扶养人的基本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取消或修改遗赠扶养协议的条件以及扶养人权利的保障措施。最后,文章指出了遗赠条款执行中协议无效的情况,强调了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重要性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