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企业的立法方式
时间:2024-07-10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有限合伙企业必须有一个合伙人是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的企业名称里必须有“有限合伙”字样。有限合伙人不能单独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有什么样的立法方式?有限合伙制度怎样才能友好生存?下面的文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有限合伙企业的立法方式
1、两合公司
在有限合伙企业的立法方式中,有学者提出了三种可能的途径。首先是在《公司法》中增加对两合公司的规定,其次是在《合伙企业法》中增加有限合伙的内容,最后是直接制定专门的《有限合伙企业法》。这些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仿效大陆法系,建立隐名合伙制度。下面将对各种立法方式进行比较。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有限合伙多为英美法系国家采用,除美国外,英国也有《有限合伙法》。在香港,合伙分为无限责任合伙和有限责任合伙,分别由《合伙条例》和《有限责任合伙条例》调整。而大陆法系国家则更多地规定了两合公司的组织形式。例如,法国的《商事公司法》规定了简单两合公司的股东责任,德国的《商事法典》也规定了两合公司的概念。虽然两合公司在形式上与有限合伙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两合公司是公司法人,而有限合伙企业则不具备法人身份。这导致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税法上的纳税主体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2、隐名合伙
隐名合伙是一个大陆法系的概念,在法国民法典和德国商法典中都有所规定。德国商法典规定了有限合伙的组成和责任,而隐名合伙则是作为隐名合伙人的出资者和商业企业之间的一种契约。隐名合伙人负责向企业提供资金,并参与盈利分配和亏损分担,无需登记。虽然德国承认隐名合伙,但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契约关系,而有限合伙则被认为是商事主体,需要进行登记。然而,在中国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隐名合伙可能成为金融诈骗和洗钱的工具,从而引发市场混乱。此外,隐名合伙制度还可能为政府和国家公务员等单位和个人进行投资操纵提供便利。因此,在目前阶段,不采取隐名合伙的方式,直接规定有限合伙是更为适当的选择,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并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3、单独立法
在合伙的立法体例中,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之分。前者主要采用单独制定合伙法和有限合伙法的方式,而后者将合伙归入债法范畴,作为合同的一种。目前我国的立法体例主要是学习英美法系的格局,通过单独制定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独资企业法等法律来规范不同类型的企业。虽然这种立法体例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在当前的大格局下,单独制定有限合伙法是最合适的选择。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如果将有限合伙企业纳入普通合伙的框架中进行规范,很难确保有限合伙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像美国等国家一样,将有限合伙和普通合伙分别立法是更合理的做法。美国先制定了各州的有限合伙法,后来通过《统一有限合伙法》对其进行了统一。这部法律规定了有限合伙的各个方面,不需要适用其他法律就可以对有限合伙进行调整和规范。在我国,建议直接制定有限合伙法,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限合伙撤股的法律程序
有限合伙撤股的法律程序及有限合伙公司的法人属性。有限合伙撤股的情形包括合伙协议约定的撤股事由、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等。撤股程序需根据合伙协议约定进行,合伙人违反规定应赔偿损失。此外,合伙组织具有独立性、合伙财产共有性、对外承担责任独立性等特征,而有限合
-
有限合伙企业的定义
有限合伙企业的定义及其优势。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前者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责任限于认缴出资额。有限合伙企业实现了管理权和出资权的分离,是国外私募基金和企业集团常见形式。设立有限合伙企业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合伙人数量、公司名称、出
-
有限合伙人的特殊性质
有限合伙人的特殊性质,包括与普通合伙人的区别以及责任范围。文中介绍了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企业经营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以及在中国市场中的现状和参与管理模式。有限合伙人不得对合伙企业以劳务出资,不参与经营,仅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和承担亏损,并对合伙债务
-
合伙企业法的适用范围
合伙企业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在内的各类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的责任则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此外,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等特定单位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
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
-
有限合伙协议与章程的关系
-
合伙企业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