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企业对事务执行人限制的效力如何
时间:2024-01-1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合伙企业中,无论是普通合伙企业还是有限合伙企业都会推选出自己的合伙事务执行人,合伙事务执行人的选择并不是随意推选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那么这些限制对于有限合伙事务执行人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限合伙企业对事务执行人限制的效力如何
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事务执行人限制
根据我国的合伙企业法,对于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事务执行人设立了一定的限制。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事务执行人只能从普通合伙人中选举产生,有限合伙人不能担任合伙事务执行人。因此,这一限制实际上否决了有限合伙人担任合伙事务执行人的可能性。
《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第六十七条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事务由普通合伙人来执行。执行事务的合伙人有权要求在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执行事务的报酬和报酬提取方式。- 第六十八条规定,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合伙事务的执行,不得代表有限合伙企业对外行事。
不视为执行合伙事务的行为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以下行为不视为执行合伙事务:- 参与决定普通合伙人的加入或退出;- 提出企业经营管理建议;- 参与选择承办有限合伙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获取经审计的有限合伙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 查阅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但仅限于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 在有限合伙企业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向有责任的合伙人主张权利或提起诉讼;- 当执行事务合伙人怠于行使权利时,督促其行使权利或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以维护本企业的利益;- 依法为本企业提供担保。这些行为不被视为有限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的行为,而是属于有限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行使权利或维护利益的合法行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独资企业转让协议书
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转让事宜。转让方和受让方在协商一致后,签订了转让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保证事项、转让效力、违约责任、变更或解除协议、费用负担、争议解决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日期等。此外,还提到了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
合伙形式的分类
中国大陆合伙形式的分类,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文章重点阐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包括成立条件、协议形式、工商登记、分支机构设立、责任承担、诉讼主体资格等方面。此外,还提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在税收管理、破产程序、非货币资产出资以及利
-
合伙人身份继承程序的规定
合伙人身份继承程序和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继承问题。在合伙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并继承财产份额。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在投资人死亡后由继承人继承,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发生企业解散、单一继承人承继、多个继承人分别继承等情况。处理时需综合
-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包括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和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合伙人拥有对执行事务的监督权。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权提出异议并暂停事务执行,若受委托人不按协议或决定执行事务,其他合伙人可撤销其委托。
-
一般合伙与隐名合伙的主要区别
-
合伙人有限责任的范围涉及的两个方面
-
退伙理由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