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与合伙组织之间可以成立合同关系吗
时间:2024-02-0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伙人是指投资组成合伙企业,参与合伙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是合伙企业的主体。合伙企业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经营,其他合伙人仅出资并共负盈亏,也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经营。合伙人与合伙组织之间可以成立合同关系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合伙组织借款纠纷的法律性质及解决方式
案情
2003年12月18日,李-琼、李*佳及李-霖三人签订协议,约定合伙出资成立美耀汽车服务中心(下称汽车服务中心)。其中,李*佳出资36万元,占总出资总额的40%;李-琼出资36万元,占总出资总额的40%;李-霖出资18万元,占合伙出资总额的20%。随后,各合伙人履行了出资义务并共同经营。然而,由于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李*佳于2004年6月22日以借款的形式向汽车服务中心提供了5万元用于支付房租费。汽车服务中心出具了借款借据。同年10月,经三合伙人协商同意,李*佳退出合伙,但未进行清算。12月,李*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汽车服务中心归还上述5万元借款。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汽车服务中心出具的借据明确证明了这是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不是追加投资。因此,这笔借款应视为合伙组织的对外债务。根据这种观点,李*佳既是5万元借款的债权人,同时作为合伙人之一也应承担该借款的40%责任。因此,该40%的债权和债务归于李*佳一人,其他合伙人应承担汽车服务中心财产不足清偿部分的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虽然在形式上是借款合同关系,但实质上是合伙组织资金周转困难,合伙人承担填补资金缺口的责任。这体现了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责任的要求。因此,这是合伙内部的清算问题,而非合伙组织的对外债务。根据这种观点,李*佳在未经退伙清算的情况下要求退回借款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诉讼请求应被驳回。
评析
在合伙实务中,当合伙组织资金周转困难且合伙人不愿改变出资比例时,常常会采用由合伙组织向合伙人借款的方式进行融资。这种借款与一般借款是否有区别?应通过合伙清算解决还是通过主张借款债权解决?本案的焦点在于,合伙组织汽车服务中心向合伙人李*佳借款5万元用于合伙开支,李*佳能否主张借款合同债权。第一种意见认为,借据的存在充分证明了这是一种借款合同关系,应将其视为合伙组织的对外债务。然而,这种看法忽略了合伙组织和合伙人之间特殊的利害关系,导致了合伙人对合伙组织借款的特殊性。第二种意见认识到了合伙人与合伙组织的特殊联系,区分了合伙人对合伙组织借款和他人对合伙组织借款的法律性质。因此,最终的处理结果符合合伙法的基本原理。正确地分析本案需要更深入地澄清合伙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尽管现代民法理论承认合伙组织,特别是经过登记的合伙企业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但合伙组织并没有完全独立的财产、意思和民事责任能力。合伙组织与合伙人之间仍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一定程度的混同。因此,合伙人与合伙组织之间不可能建立那些只能存在于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借款合同关系。合伙人不可能既是合伙组织的债权人,又是自己债权的债务人,这在理论上是相互矛盾的。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合伙组织偿还出借款项,再由各合伙人分担责任的方式与合伙人之间进行合伙清算可能得出相同的结果。然而,将合伙人对合伙组织的借款等同于他人对合伙组织的借款,视为合伙组织的对外债务,既不符合合伙法的基本理论,也可能带来诉讼的困扰。因此,合伙组织与合伙人之间,即使在形式上是合同关系,也应通过全体合伙人进行合伙清算来解决,合伙人不能主张合同债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协议
甲方、乙方和丙方三方共同签订的合伙协议。合伙宗旨是合作经营、共同创造劳动成果并分享经济利益。协议内容包括合伙组织名称和经营项目、合伙期限、财产份额分配、工资、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除名退伙和出资的转让、合伙人会议和合伙事务执行、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禁
-
其他组织的定义和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定义的其他组织的范围,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形式,以及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法人的分支机构等。此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乡镇企业和街道企业
-
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的细节内容,包括合伙宗旨、合伙组织名称和项目、合伙期限、财产份额分配、工资和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除名退伙和出资转让以及合伙人会议和合伙事务执行等条款。合伙人通过合作共同经营特定事宜,利用各自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脉关系创造劳动成果并分享经济利益。
-
税务优势
有限合伙企业在税务方面的显著优势。相比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有限合伙企业在19美国联邦税收改革法下,利润或亏损可直接流入投资者个人名下,避免双重纳税问题,并享有较低的税率。此外,合伙企业作为直流课税主体,在税务上只是一个管道,其优势之一是本身没有可纳税
-
隐名合伙经济合同
-
合伙企业的定义和特点
-
合伙创业个体经营转股份制的办理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