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合伙经营条例
时间:2025-02-03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有限责任合伙经营条例
第一条
本条例旨在对有限责任合伙经营进行规定。
第二条
(1)在本条例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说明,以下术语应按照合伙经营条例的定义进行解释:- “商号”、“商号名称”和“业务”与合伙经营条例中的定义相同;- “普通合伙人”指除有限责任合伙人之外的任何合伙人;- “公司注册官”指负责处理公司注册事务的人员,根据公司条例的规定进行委任。(2)本条例适用于在香港经营并不符合华人方式的合伙经营。
第三条
(1)有限责任合伙经营可以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方式和条件进行组织。(2)每个有限责任合伙经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20人,其中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普通合伙人,他们对商号的所有债务和义务负责;此外,还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有限责任合伙人,他们加入合伙时必须以现金或已定价值的财产认购商号的股份作为资本,他们对商号的债务或义务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出资金额。(3)在合伙期间,有限责任合伙人不得直接或间接提取或收回其股份的任何部分,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将对商号的债务和义务负责,但责任不得超过他们已提取或收回的金额。(4)法团可以成为有限责任合伙人。
第四条
有限责任合伙经营必须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注册,否则将被视为普通合伙经营,每个有限责任合伙人将被视为普通合伙人。
第五条
(1)有限责任合伙人不得参与合伙业务的管理,也没有约束商号的权力。但是,有限责任合伙人可以随时通过自己或代理人查阅商号的簿册,并核查合伙业务的状况和前景,并可以提出意见。(2)如果有限责任合伙人参与合伙业务的管理,他们在参与管理业务期间应对商号的所有债务和义务负责,就像普通合伙人一样。(3)有限责任合伙经营不得因为一名合伙人的死亡或破产而解散;法院不得以一名有限责任合伙人神经错乱为理由而命令解散,但如果该神经错乱者的股份无法确定或变卖,则不受此限制。(4)如果有限责任合伙经营解散,其事务必须由普通合伙人负责结束,除非法院另有命令。(5)申请结束有限责任合伙经营的人必须按照公司条例的规定提交诉状,有关法院结束商号营业的规定适用于结束有限责任合伙经营的情况,但在这些规定中,凡提及“董事”的词语,应替换为“普通合伙人”。(6)除非合伙人之间另有明确或暗示的协议:- 合伙业务如有一般意见分歧,可以由多数普通合伙人决定;- 经普通合伙人同意,有限责任合伙人可以将其合伙经营的股份转让给他人,一旦转让生效,受让人将成为有限责任合伙人,享有转让人的所有权利;- 如果任何有限责任合伙人的股份因其个人债务而被抵押,其他合伙人无权因此解散合伙经营;-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为合伙人,无需经过现有有限责任合伙人的同意;- 有限责任合伙人无权以通知的方式解散合伙经营。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投资入股的注意事项
投资入股的注意事项。在投资前需明确是合伙还是公司进行入股,进行财务审计和股权变更。入股有限责任公司时,股份比例按出资比例确定,并需签署投资协议明确利润分配。现金入股需遵守公司法规定,存入验资账户并取得证明。此外,还需注意行业前景、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等
-
合伙人财产份额的出质和担保责任
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出质和担保责任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合伙人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财产份额不得出质或提供担保,除非得到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以全部财产份额承担担保责任会导致退伙,但可以用其他财产或财产权利再次投资保持合伙人身份。未经同意的财产份额出质
-
私营企业的法人属性
私营企业的法人属性及其类型。私营企业的法人属性取决于其是否符合独资法人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定义。私营企业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类型。其中,只有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如
-
有限合伙企业中普通合伙人的法定退伙条件
有限合伙企业中普通合伙人的法定退伙条件及有限合伙的基本法律特征。普通合伙人退伙条件包括死亡、丧失偿债能力、法人等组织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而有限合伙特征为自愿组成、共同出资分享利润、有限合伙人不参与经营且承担有限责任。在我国,合伙一般指普通合伙,但有
-
合伙人的内部义务
-
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
有限责任公司开直营店注册合伙企业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