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和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股东未履行法定清算义务将承担清算责任。清算责任是指在公司解散后,清算义务人未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进行清算,而应承担的强制履行清算义务的民事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如果清算义务人未依法组织清算,违反了法定清算义务,清算义务将转化为清算责任,法院将强制其组织清算人对公司进行清算。
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公司财产损毁、灭失、贬值等情况,致使债权人遭受实际损失,清算义务人将承担清算赔偿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清算义务人的不作为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应对债权人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公司解散后,清算义务人不履行清算义务导致无法进行清算,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清算义务人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虽然公司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通常债权人只能向公司主张债权,但是当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时,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清算义务人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
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其他股东或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时,人民法院应依法支持。
当清算组成员在进行清算事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时,公司或债权人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时,人民法院应依法支持。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以清算组成员的行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公司已经清算完毕注销,股东可以直接以清算组成员为被告、其他股东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股东因违法行为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股东出资瑕疵、抽逃资本、公司清算程序不合法以及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混同等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当股东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时,可能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或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公司破产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虽然公司申请破产的法定代表人通常不会被判刑,但如果存在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行为并情节严重,法定代表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债务人若无法清偿债务并有权申请破产,法定代表人如有责任将可能面临限制,三年内禁止担任公司高管职位。
公司解散与公司终止的区别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章指出,尽管公司解散是公司终止的一个环节,但两者并不等同。新《民法典》和《公司法》对于公司解散、清算和终止的规定存在区别且存在一定混乱。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解散的原因和清算、终止的程序。法官在选择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