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诉被告):利比里亚易迅航运公司(TRADE QUICK-ER INC MONROVIA LIBERIA)。地址:利比里亚共和国蒙罗维亚80号。法定代表人:吕晓亮,总经理。
被告(反诉原告):巴拿马金光海外私人经营有限公司(GOLDEN LIGHT OVERSEAS MANAGEMENT S.APANAMA)。地址:日本国大阪。法定代表人:小谷道彦,总裁。
1989年7月10日1410时许,在34°22′N、123°02′E海面上,原告所属“易迅”轮(M/V TRADE QUICKER)与被告所属“延安”轮(M/V YANAN)发生碰撞。碰撞导致“易迅”轮机舱和住舱进水沉没,轮机长下落不明。同时,“延安”轮的首部和左舷船尾及右舷中部船体受损。
1989年12月29日,原告得知被告所属“延安”轮抵达中国秦皇岛港,随即向天津海事法院提出海事请求权保全申请。申请要求扣押被告所属“延安”轮,并要求被告提供3000000美元的银行担保。
天津海事法院于1990年1月1日作出如下裁定:
同日,天津海事法院发出扣押船舶命令,将被申请人所属“延安”轮在中国秦皇岛港予以扣押。
1990年1月11日,被申请人通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代日本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向天津海事法院提供了3000000美元的担保函。次日,天津海事法院发布解除扣押船舶命令,解除了对被申请人所属“延安”轮的扣押。
1990年2月2日,原告向天津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2917728美元。原告称,原告所属“易迅”轮于1989年7月10日驶往香港途中,在34°36′N、123°05′E海面上遇到被告所属“延安”轮。被告未发出任何声号的情况下突然向左转向,导致两船碰撞。被告的行为违反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相关规定。
被告辩称,被告所属“延安”轮驶往日本黑崎港途中,在34°28′N、122°32′E海面上遇到原告所属“易迅”轮。被告主张原告未让路,被告采取了避让措施,但为时已晚。被告认为原告应对碰撞负有主要责任,并要求原告赔偿370000美元。
天津海事法院经审理查明以下事实:
原告所属巴拿马籍“易迅”轮为远洋运输货轮。该轮于1989年7月8日载货2519.86吨,自中国天津新港驶往目的港香港。
被告所属巴拿马籍“延安”轮为远洋运输货轮。该轮于1989年7月9日载货11571吨,自中国连云港驶往目的港日本黑崎港。
1989年7月10日12:00时许,原告船位为34°46′N,123°05′E,以真航向178°,约9.5节速度航行。至1341~1355时许,原告发现被告船舶方位约80°,距离4~6海里。14:05时许,两船距离缩小至1海里左右,原告未采取避让措施。14:07~14:08时,两船相距0.5~0.6海里,碰撞紧迫局面已形成之际,原告才改为人工操航并采取避让措施。然而,两船在14:10时许发生碰撞。
被告船位为34°28′N,122°32′E,以真航向103°,约12.5节航速航行。13:40时许,被告发现原告船舶方位约40°。14:08时许,两船相距约0.5海里,碰撞紧迫局面已形成之际,被告改变航向以避让。然而,避让措施为时已晚,两船在14:10时许发生碰撞。
根据审理结果,原告未及时采取避让措施,被告改变航向以避让,但时间上来不及。因此,原告对碰撞负有主要责任。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在船舶碰撞事故中的责任划分。文章介绍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要件,阐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背离规则的情况,并指出海事执法人员在分析碰撞责任时,应根据事实经过和双方的避让措施来判断。文章还详细说明了船舶碰撞事故责任的三种情况。
诉讼保全管辖权移送的相关内容。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且法院已采取诉前保全措施时,应将保全手续移交给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诉前保全适用于涉及金钱或财产纠纷的案件,需满足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情况紧急等条件,并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和提供担保。
发生在夜间能见度良好的特定条件下的重大碰撞事故。两船在东矶列岛的半边山处发生碰撞,导致L轮翻沉,造成七人死亡一人失踪的悲剧。事故责任分析显示,L轮严重违反了避碰规则中的让路船行动和狭水道规定,没有采取任何避让措施,强行横越Z轮船头,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船舶碰撞事故的处理程序。发生碰撞后,需采取紧急措施了解概况并报告。处理船体破损和油污染时,需采取措施减少进水、组织排水和堵漏,并处理火灾和油污染。对于人员伤亡和沉船,需立即抢救和施救,维持通航秩序和进行信息交流。航行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主辅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