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继承权也不例外。继承人的继承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如果继承人损害了被继承人和其他继承人的利益,继承人将会丧失继承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吧!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必须是主观上存在故意,过失的杀人行为不会导致丧失继承权。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被继承人死亡或未死亡),继承人都将丧失继承权。
继承人为了继承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行为将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这种行为需要考虑继承人杀人的动机,必须是为了继承遗产。如果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不是为了争夺遗产而是出于其他目的,继承人不会丧失继承权。
如果继承人一起遗弃被继承人或虐待被继承人,并且情节严重,继承人将丧失继承权。
继承人为了继承遗产而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行为将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甲有一儿一女,其中女儿先天残疾。甲在去世前留有遗嘱,遗嘱中载明将自己的财产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占所有财产的四分之三,由女儿张花继承。另一份占所有财产的四分之一,由儿子张三继承。甲去世后,张三发现了这份遗嘱,心中委屈,于是将这份遗嘱两人的名字调换更改。后来,张花发现并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确认父母的遗产由自己继承。这份遗嘱后来被鉴定机关鉴定为确经纂改过的遗嘱。
在遗产继承中,继承人纂改遗嘱将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本案中,张三为了多分遗产纂改了遗产,并且经过鉴定确认遗嘱纂改过,因此张三丧失继承权,甲的遗产由张花一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七条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各种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虐待或遗弃被继承人以及伪造遗嘱等行为会导致继承权的丧失。此外,婚姻关系的非自然解除、解除收养关系以及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等其他原因也可能
关于继承法中抚恤金权利与被继承人赡养义务之间的关系。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关规定,子女若不履行赡养义务,可能会丧失继承权利。继承权纠纷的诉讼需在知道权利被侵犯两年内提出,且不得超过自继承开始之日起二十年。
继承人不配合遗产分配不会丧失继承资格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只有在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等严重犯罪行为下才会丧失继承权。遗产分配遵循遗嘱优先等原则,在确定遗产、执行遗嘱、确定继承人和确定继承份额后进行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