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约纠纷中,当涉及到要约是否附有保留条件时,举证责任成为争议的焦点。附有保留条件的要约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要约,而是要约邀请。通常情况下,要约和要约邀请的界限是相当明确的,不容易混淆和争议。然而,在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关于要约是否附有保留条件的争议。例如,原告主张已经对被告发出的要约作出了承诺,因此合同已经成立,而被告则主张要约中附有保留条件,例如在要约中注明“以未出售为条件”等,因此自己的提议只是要约邀请,合同并未成立。
在发生上述争议时,被告有责任举证证明要约附带有保留条件的事实。因为要约中包含订立合同最基本条款的事实构成了要约的要素,原告有责任举证证明这一事实。而存在保留条件的事实则是妨碍要约成立的事实,因此被告有责任举证证明这一事实。此外,相对于要约来说,附带保留条件是例外情况,这进一步说明了被告有责任举证的理由。
在要约或承诺发出后,行为人有权撤回,但必须在要约或承诺到达对方之前通知对方。当涉及到要约或承诺是否已撤回时,举证责任成为争议的焦点。主张已经撤回要约或承诺的一方有责任举证证明已经发出了撤回通知,并且该通知在要约或承诺到达之前发出。他可以通过证明以比要约或承诺更快的方式发出了撤回通知来证明这一问题。
在承诺到达纠纷中,承诺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是构成承诺的必要条件。当涉及到承诺是否在要约有效期限内到达时,原告主张合同已经成立,因此有责任举证证明他在要约有效期内发出了承诺。一旦这一事实被证明,被告主张未收到承诺或承诺迟到时,有责任举证证明这一事实。因为承诺的信件或电报在发出后,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在合理期限内送达受件人,遗失或误送等意外情况极为罕见。相对于邮件在合理期限内送达来说,遗失或误送等属于例外情况,因此原告无需举证证明这些例外情况。
要使因投递工作失误而导致承诺迟到失去效力,要约人必须在接到承诺后立即将情况通知受要约人。因此,当原告证明他在要约有效期限内发出了承诺的邮件后,被告主张承诺迟到时,不仅需要证明邮件因邮局方面的送达失误而逾期到达,还需要证明他已采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了受要约人。
不当得利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原告需证明交付给被告的事实和错误原因,并承担无法证明给付错误原因的举证责任。在审理实践中,真正符合法律意义的“不当得利”案件很少,法官不应轻易引导当事人再次提起不当得利诉讼。
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新刑法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设立违法网站、发布违法犯罪信息、为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同时,对于网络犯罪的举证困难问题,被害
合同履行及解除纠纷中违约金的性质认定及调整原则。因合同签订双方地位不平衡,违约责任的设置可能不平衡。违约金标准衡量需考虑违约损失、合同履行程度和各方过错程度,而不仅仅是数额比例。举证责任应由守约方承担,证明违约金是否过高的客观情况。正确理解和应用《合
旅行社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应交纳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法律依据,以及该保证金的主要用途。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旅游损害赔偿的举证方法,包括提供旅游合同及相关证据、旅行社领队或游艇服务商的书面材料以及医疗相关证据等。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代为诉讼,律师代理费用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