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各国建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这种模式。公约缔约国通过接受《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CLC)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FC),以及加入国际油污基金的方式,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截至2004年12月31日,已有104个国家接受了CLC92,占世界油轮总吨位的93.44%;有92个国家接受了FC92,占世界油轮总吨位的88.3%。这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石油进出口大国。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的设立是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赔偿基金,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海上船舶运输散装油类货物产生的油污损害风险,应当由海运业和油类货主共同承担。基于这种赔偿机制,缔约国发生的船舶油污损害,基本上都可以获得赔偿。
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美国没有参加国际油污基金,而是通过制定《1990年油污法》(OPA90),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油污基金中心(NPFC)和溢油责任信托联合基金(OSLTF),设立了高达10亿美元的国内油污基金,同时对船东规定了更加严格的责任。
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既接受了FC92,加入了国际油污基金,又通过对本国《航运法》的修正,建立了国内油污基金(SOPF)。这两套机制同时运作,相辅相成。
由此可见,世界上凡是受到石油运输污染风险较大的国家,都通过建立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来抵御油污损害风险,并且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运作方式。尽管各国建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模式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油轮保险和石油货主摊款建立油污基金的方式,只是在责任限制和赔偿的范围、项目等方面有所不同。
船舶碰撞事故的一般规律、常见原因和主要预防措施。事故常发生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如港口、狭水道等,雾天和大潮汛日前后是事故高发期。船员素质缺陷、瞭望疏忽等是常见原因。预防事故的关键是树立本质化安全观念,合理使用VHF,加强安全教育和提高船员素质。
七名原告因船员劳务合同纠纷起诉两被告茂名市**船舶运输有限公司和中国**燃料供应茂名公司的案件。邵*轩在“茂中燃02”轮上工作并因病去世,其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支付邵*轩的劳务报酬8,000元,并确认该劳务报酬具有船舶优先权。原告提供了相关证
中山市饲料厂与沈阳市总公司之间的玉米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签订后,饲料厂将玉米交给珠成办事处托运,但在运输过程中,“太白山”轮遭遇碰撞事故导致玉米损失。经过责任划分和协商,由**公司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饲料厂提起诉讼后,海事法院和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了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