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船舶碰撞 >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385

摘要: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在适用国内法或国际公约上存在明显的混乱,这表现在适用国际条约方面,采取的是一种以纳入适用与转化适用相结合的方式。就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事故而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非涉外案件中的责任限制部分,适用我国《海商法》第11章的规定,其他部分适用《民法通则》、《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涉外案件,如果中国法没有规定,或者中国法的规定与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规定不一致,应当适用国际公约。

关键词:油污;损害赔偿;条约;法律适用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油污法,有关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海商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中;另外,我国还参加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InternationalConventiononCivilLiabilityforOilPollutionamage),下称《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1976年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公约》(theConventionalonLimitationofLiabilityforMaritimeClaim)等,这些公约在某些情况下构成了我国法院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的依据。正是由于法律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导致我国法院在审理船舶油污案件,特别是非涉外因素的案件时出现了混乱[1]。在实践中,有的适用《民法通则》,如“烟救油2号”油污案、“雅典地平线”号油污案等;有的适用《海商法》,如“东方大使”号油污案等;有的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如“加翠”号油污案、“玛雅8号”油污案等;有的适用《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如“闽燃供2号”油污案;甚至有的适用国际惯例,如“南洋”号油污案、“碧洋丸”号油污案、“南洋丰收”号油污案、“亚洲飞鹅”号油污案等[2]。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油污事故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完善之前如何准确适用法律,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我国既有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中,只有“责任限制”的规定具有操作性,而主体、赔偿范围、强制保险、赔偿基金等方面的内容都比较笼统,不像《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那样,具体而详细。意即,有关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诸多内容我国法没有规定,而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有规定。此时,中国法院在审理油污案件时可否直接适用国际公约?在很大程度上,这涉及到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效力位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航行中的额外费用

    航行中产生的额外费用,包括港口费、船员工资和给养等船舶消耗费用、船舶修理费、货物灭失损失费、运费损失费、特殊费用和保险费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不能列入共同海损的费用范围。

  •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赔偿方式

    船舶碰撞造成的损害,包括船舶损失赔偿、船载货物损失赔偿以及人身伤亡赔偿的范围和赔偿方式。船舶损失分为全损和部分损失,赔偿方式有所不同。船载货物的损失赔偿取决于全损或部分损失。负有过失的一方应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

  • 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的定义与特点

    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的定义与特点。该保险旨在针对船舶上燃油、载运油品等泄漏造成的污染损害,由船舶所有者或管理者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其特点是船东可单独投保,保险责任范围扩大,费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以及赔偿责任限额增加。该保险为船东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保障,并有

  • 合同债权的定义

    合同债权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存在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且不具有支配力和社会公开性。《合同法》和《民法通则》为债权人提供保护措施,规定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应采取补救措施并赔偿损失。

  • 案情
  •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