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从统计资料分析
时间:2025-03-07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就业人数的统计分析
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为了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各国以及国际经济组织都非常重视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跨国公司在海外分支机构的雇员数量约为5400万人,相较于1985年的2200万人有了显著增长。即使与1998年的3600万人相比,增幅也相当可观。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数量相对稳定。例如,1985年和1995年,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子公司的直接就业数量均为1500万人,直到1998年才有所提升,达到1700万人。而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增长速度非常快。1985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数量为700万人,到1995年增至1500万人,1998年时达到1900万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中方从业人数由国家统计局每年进行统计和公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随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03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达到863万人,相较于1985年末的6万人增长了超过140倍。从静态角度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对较低,对就业的直接影响有限。然而,从动态角度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变化速度非常快。截至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相较于1985年增长了90多倍。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量统计的问题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统计的跨国公司对全球就业量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量的影响,存在一些统计口径过大和过小的问题。统计口径过大指的是统计数据不仅包括了直接就业创造量,还包括了转移就业量,即原有企业转移到外资企业的就业量。统计口径过小指的是统计数据没有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量,即外商直接投资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而带来的就业机会。此外,统计数据中没有剔除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而产生的就业损失量和挤出量。例如,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后的裁员和排挤我国企业造成的失业量等等。如果从现有统计数据中减去转移就业量、就业损失量以及就业挤出量,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贡献绝对没有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字那样显著。因此,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统计资料的不完善,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
三、全面了解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效应
为了全面了解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效应,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就业创造效应、就业损失效应、就业挤出效应和就业转移效应。只有在对这些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以实现我国政府增加和扩大就业的目标。
结论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需要通过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尽管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就业人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然而,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效应,需要考虑到就业创造效应、就业损失效应、就业挤出效应和就业转移效应等因素。只有在全面分析这些效应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以实现我国政府增加和扩大就业的目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财政部发布文号:财会[2002]1017号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验资审验程序的相关通知。通知中详细说明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验资业务时对外方出资的审验方法及程序,包括外币出资、实物出资等情况的审验。同时,也要求外汇指定银行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回函。外汇局则负责审核外方出资情
-
企业注册资金要求
中国企业注册时的资金要求,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规定。文章还提到了出资期限的规定,包括首次出资额和剩余出资的缴纳时间限制。这些内容对于想要在中国注册公司的企业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
外商独资企业设立许可办理流程
外商独资企业设立许可的办理流程。申请人需通过网上平台申请并在市外经贸局办事大厅提交材料。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审批、报省外经贸厅发证核准和办结。申请人需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并提供一系列相关材料。房地产项目还需提供额外文件。
-
山东枣庄市地税局市中分局优化税收管理服务,提升办税效能
山东枣庄市地税局市中分局如何优化税收管理服务,提升办税效能。通过打造“全职能”服务窗口,开展“跟进式”政策解读和加强宣传,提供“换位型”告知服务,实施“人本化”预约服务等方式,降低纳税人办税负担,提高办税效率,受到广泛好评。实现了税收管理质效和纳税人
-
增资扩股的注意事项
-
融资租赁公司申办条件有哪些
-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