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窃听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窃听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时间:2025-04-2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761
隐私权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之一,公民的隐私权是不容许侵犯的,新颁布的民法典对什么是公民隐私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那么请问窃听别人的隐私是不是犯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对于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和财产权益。

侵犯隐私权的认定

对于侵犯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满足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在适用归责原则时,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此类情况,而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不适用。

1. 违法行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必须具备违法性。

2. 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活动和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对隐私的损害表现为刺探、监视、侵入、公布、搅扰和干预等行为。

3. 因果关系:侵犯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符合规律的联系。

4. 主观过错: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指故意,即明知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

《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自然人的隐私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指的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以及不愿为他人所知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

禁止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的规定,除非得到权利人的明确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执行以下行为:

(一) 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 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 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 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 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 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该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的隐私权,并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这一法典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卫生行政赔偿的要件

    卫生行政赔偿的要件,包括行政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后果以及因果关系。行政主体是指执行行政职务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违法行为是行政赔偿责任中最根本的构成要件。损害包括物质损害与直接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与间接损害。因果关系的紧密程度则依据案情决定。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侵权纠纷是否需要审查合同效力

    侵权纠纷中是否需要审查合同效力的问题。文章指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无需审查合同效力。其中,过错推定责任的构成要件中的主观过错是实行推定的,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只需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文章还详细

  •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 归责原则在行政赔偿责任中的作用
  • 出轨离婚协议书格式要点解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