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和旅客运输合同法均规定了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或称单位责任限制制度。尽管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名称相似,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责任限制制度。承运人的责任限制是指承运人对某件或某单位货物的最高赔偿额,或对每位旅客或每件行李的最高赔偿额。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指责任限制主体对某次事故引起的全部赔偿请求的最高赔偿限额。这两种责任限制制度在限制主体、限制数额、责任限制丧失的条件以及适用情况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然而,这两种责任限制制度也可能同时适用。
海运业需要巨额投资,并承担独特而巨大的海上风险。一旦发生海损事故,如果要求船舶责任方全额赔偿,将导致船舶所有人因偶然的一次海损而面临破产的风险,不利于海运业的发展。为了保护航运经营者和发展国家航运业的需求,保留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在海商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船东赋予船长很大的代理权,并且由于通讯设备落后,船东无法在一定情况下控制船长的行为。由于船长和船员的过失疏忽可能导致第三方的损害,要求船舶所有人承担全部责任显然过于苛刻,不符合公平原则。即使在现代通讯技术发达的时代,由于船舶所有人不在现场,仍然无法对船员实施有效的指挥控制。因此,赋予船舶所有人责任限制的权利仍然是合理的。
海难救助是建立正常运输秩序的必要措施,对于保护海上生命和财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海难救助本身也面临危险。如果法律不赋予救助人责任限制的权利,一旦因救助人的过失导致失败,最终救助方不但不能获得报酬,反而要对被救助方承担无限制赔偿责任,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从事这种高风险的行业。为了鼓励海上救助事业的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对救助人的利益进行适度的保护。
保险,尤其是船舶责任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与海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存在和完善密不可分。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适用可以将责任主体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险人对海上财产和责任承保的信心,为受害人的索赔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中国轻工业原材料总公司与船务公司、海运公司等之间因无正本提单放货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涉及多份合同、提单以及货物交付等情况。中国轻工与白猫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又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协议书,涉及委托开证、货物交付等事宜。最终,货物在抵达汕头港后被提
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包括装卸或转运时货物落海、运输工具意外事故等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的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而运输迟延引起的损失和费用不在平安险范畴之内,船员行为中的过失或不履行职责造成的货物损失则可能有免责情况。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相关内容,包括债权人如何成为该基金的债权人。通过一个案例介绍了A轮在长江口与B轮相撞的事故,保险公司作为债权人通过申请债权登记成为了该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债权人。同时,通过相关法律条文解释了债权人需要遵守的程序和提供的证据材料
海事伤亡赔偿中的基本概念、主体条件以及两种债权类型。海事伤亡赔偿涉及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两者有所不同。责任主体包括船舶所有人、救助人、责任人对其行为过失负有责任的人以及责任保险人。限制性债权可请求责任限制,而部分海事赔偿请求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