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后,双方未再婚且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如果一方起诉解除同居关系,一般应予以解除。
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如果一方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经查证确属同居关系的,应判决予以解除。
解除同居关系时,对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应妥善处理,并本着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及双方过错程度的原则进行。
解除同居关系时,对于在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由母方抚养,但如果父方有条件且得到母方同意,也可以由父方抚养。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如果一方将未成年子女送他人抚养,须征得另一方同意。
解除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双方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应按共同财产处理。同居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按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要财物的问题,应按照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
解除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照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解除同居关系时,如果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且未治愈,分割财产时应适当予以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是对解除同居关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协议书。以下是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包括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民族、出生年月等个人信息。
包括同居关系财产的归属、债务分割等内容。
包括抚养费支付、抚养费数额、支付方式、子女探望等内容。
包括一方违约需要支付对方的违约金数额。
以上是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一般应包括的内容,具体根据双方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以下是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的范本:
解除同居关系协议书
男方(甲方): 汉族, 年 月 日出生,身份证号:
女方(乙方): 汉族, 年 月 日出生,身份证号:
甲、乙方于自20** 年 月 日始以夫妻名义开始共同生活(未办理婚姻登记),现因感情不和,无法共同生活,故双方协商同意解除同居关系,并就财产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与乙方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解除同居关系。
二、期间乙方经营管理(店名)一处,解除同居关系后仍由乙方继续经营收益;甲方无权参与其经营并获取收益。店内一应物品均归乙方所有。
三、期间乙方从(出租人姓名)承租位于(出租房屋的地址)一处,用于经营,租期为 至 ,租金已交纳,自本协议签订后该处出租屋的一切权利均归乙方享有,与甲方没有任何关系。
四、期间乙方从(出租人姓名)承租位于(出租房屋的地址)一处,用于日常生活居住,租期为 至 ,租金已交纳,自本协议签订后该处出租屋的一切权利均归甲方享有,与乙方没有任何关系。本协议签订后,甲方应给予乙方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搬迁事宜。
五、期间各自财产及财产收益各归各有,各自债务自行偿还。具体如下:
1、期间双方合伙做生意所获得的财产收益共计人民币 元,按双方当初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2、期间向外借款用于生意周转的债务,共计人民币 元,应由双方共同偿还,双方各承担一半。
3、期间向外借款用于甲方个人非共同生活所产生债务(如甲方的赌债及包养女人的费用),共计人民币 元,应由甲方独自偿还。其中,乙方已帮其偿还人民币 元,甲方应在签订该协议后一个星期内将该笔款项支付给乙方,否则甲方应自愿承当法律责任。
六、本协议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扰乱对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否则应赔偿对方人民币 元(大写)。
七、儿/女----生于----年--月--日,解除同居关系后归----抚养,----不负担儿/女抚养费,儿/女依法对外承担的法律责任、大额医疗费等任何费用均由----独自承担。----享有探视儿/女的权利,--不得借故阻挠。
八、此协议签订后双方及时将双方已解除同居关系之事实向各自亲朋、邻里公示。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在双方签字后立即生效。
十、上述协议是由双方慎重考虑、反复协商后一致达成,内容真实无误,双方保证执行并对此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一方违约,则需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元人民币。
男方: 女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同居双方之间财产分割纠纷。处理这类纠纷,可按双方分别所有来处理,即各自的财产归各自所有,而无法认定归属的则由双方平分。
2、同居双方之间财产赠与导致的纠纷。本类纠纷有两类情形。一是赠与行为发生后,一方又反悔而产生争议。该项争议可直接适用赠与合同的相关规定。二是一方赠与行为发生后,由于本人生活或对家人的扶养出现重大困难时,如赠与方丧失劳动能力,本人或家人主张撤销赠与而与受赠方发生纠纷。对于这类纠纷有两种思路,一是按赠与合同之规定;二是按有利于赠与方来处理。
1、同居双方之间的财产分割纠纷。此类纠纷一般不涉及赠与财产的问题,其处理思路可参考前述未婚型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纠纷。
2、同居一方与对方配偶或家人之间的财产纠纷。此类纠纷一般与同居双方财产赠与有关。在单婚型同居关系中,因未婚方赠与已婚方财产而生纠纷可参考上述未婚型同居关系中的赠与处理模式。
已婚方赠与对方财产引发的争议主要出现在受赠方与已婚方配偶之间,当前法律实践倾向于保护已婚方配偶。立法者与司法者在对待这类财产纠纷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已婚同居方配偶在婚姻关系中有无重大过错;
二是已婚同居方与其配偶在婚前对双方财产归属是否有明解约定;
三是与已婚同居方同居的相对方是否是未婚善意同居方;
四是女性同居方的身体是否因同居而受到了损伤;
五是已婚同居方是否得到过对方在财产上的帮助;
六是同居双方是否生育小孩。
需要明确的是,未领取结婚证的,不存在离婚不离婚的问题,没领取结婚证,可以直接解除同居关系,不需要去法院或者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根据我国“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因此,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按照法律规定是需要返还彩礼的。
第一、“约定优先”,双方对同居期间财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第二、无约定的,对于同居期间购置的财产,原则上采用谁购买归谁所有的原则(不动产除外,依《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已登记为准)。但对于双方均有所出资,并且由双方共同使用的财产的归属问题,通常按共同共有原则处理。
当事人在非婚同居期间,还必然要发生日常家务产生的债务,比如饮食、衣着、文化、娱乐、医疗、子女之教养等。对于这些日常家务,一般根据谁支出谁负担的原则。
第三、对于一方在同居期间给予另一方一定的财物,适用合同法中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即赠予行为成立时,赠与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
此外,由于同居的当事人之间不存在配偶人身关系,因此不存在因为同居关系而发生的人身性质的权利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同居期间一方生活困难的,另一方无须负扶养义务;如果同居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另一方不能基于同居取得遗产继承权。
以下是起诉状的格式:
民事起诉状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
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
诉讼请求:
一、依法分割同居期间所取得的财产。
二、判决女儿××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1000元。
三、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
写明双方一起同居的事实、同居期间取得的财产状况、子女状况;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可以写出对方的经济状况等。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状人:
年 月 日
因恋爱关系破裂导致的分手协议约定女方人流引产时,男方赔偿是否有效的问题。经过协商和双方家长见证,男女双方签订分手协议书,约定阿军承担阿芬怀孕至小孩出生期间的一切费用,并同意支付人流或引产的相关费用。阿芬流产后,阿军未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被法院判决承担
不自愿同居的犯罪行为认定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不自愿同居属于非法拘禁罪,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非法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有所不同,前者是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两性结合,后者则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登记。对于不同时间段的非法同居关系,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
同居关系的解除方式,包括离婚后同居关系的解除、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的解除以及解除同居关系时的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文章还涉及了哺乳期子女的抚养、同居期间的财产处理、共同债权债务处理,以及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对患有严重疾病的一方给予的照顾和
情侣同居期间的债务认定系二人在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共同债务,则应由双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应对全部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在同居关系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所负债务,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