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诺期限的问题
时间:2025-05-24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发出要约是订立合同的方式之一,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后,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承诺的,要约就会生效,合同就会成立,那么关于承诺期限有怎样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承诺期限的确定
根据法律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如果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那么承诺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到达:
- 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 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如果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的方式作出,那么承诺期限从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信件没有载明日期,那么承诺期限从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那么承诺期限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承诺生效后的法律后果
当承诺生效时,合同也就成立了。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是最常见的情况,但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成立合同。
- 交叉要约:指合同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作出了为订立同一内容合同的要约。当双方的意思表示的内容完全一致,且发出要约的时间几乎在同时时,法律可以推定其必互有承诺的结果,从而认定合同成立。合同成立的时间以后一个要约到达对方当事人时为准。
- 同时表示:指对话的当事人双方毫无先后之别,同时向对方作出同一内容的要约的意思表示。例如,双方在条件适合时同时拍手表示同意买卖,或者对第三人所作成的合同方案,当事人同时表示同意。
- 意思实现:指按照习惯或事件的性质,不需要承诺通知,或者要约人预先声明承诺无需通知,要约人在相当时间内如有可以推断受要约人有承诺意思的客观事实,则可以据此成立合同。比如订旅馆房间、订饭店席位等不需要表明承诺,但如果不承诺则需要告知。推断受要约人有承诺的客观事实,一般是指受要约人不进行口头或书面承诺,但按照要约人的要求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受委托开始处理委托事务、发运要约人欲购货物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借款金额、用途、期限、提款和还款的时间与方式、利率和计息方式、担保事项以及借款人的承诺等内容。双方需遵守合同规定,确保借款的合法合规使用,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
房屋抵押非法集资的主要内容
非法集资的定义、相关司法解释、分类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非法集资涉及未经批准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提供回报的行为。具体分类包括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等形式的集资行为,还包括对物业、房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的高息集资等。此外,文章
-
股权转让合同的要点
股权转让合同的要点,包括签约主体、股东会决议或其他股东的意见、前置审批程序、股权结构、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所受让股权的信息瑕疵以及合同相对方的承诺与保证等方面。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需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合同成立的要件
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合同主体资格、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遵守。合同主体资格指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指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是真实意志的表现,合同必须遵守法律和社瓽公共利益,包括目的和内容都不能
-
合同中的涂改及其有效性
-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
-
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