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出方申请:由土地流出方的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书。申请书内容包括姓名、村名、面积、地名、地类、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信息。申请书由村流转信息员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报送。
2、流入方申请: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提出申请,并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申请表内容包括姓名、单位、需求面积、地类要求、意向流转期限、拟从事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等信息。申请表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办理并向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
1、流出方审核:根据“属地核实”的原则,流出方的土地情况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登记。
2、流入方审核: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对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项目进行审核后,进行登记。
3、流转价格评估:流转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或委托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组织相关人员评估土地流转价格,作为参考依据。若流转面积较大,可由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4、信息发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根据流转价格评估结果和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进行信息发布,并约请流转当事人会面,平等洽谈。
5、自愿协商: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作为管理和服务机构,协助土地流转双方依法自愿当面洽谈流转价格、期限等相关事宜。
6、签订合同:土地流转双方协商一致后,按照程序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
7、鉴证、归档: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一式五份,经乡(镇)鉴证。若流转面积较大,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公证。合同文本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其余三份分别由村、乡(镇)、县归档备案。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中的补偿问题。承包方有权请求发包方给付征收承包地的补偿费,包括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同时,对于流转承包地的补偿问题也进行了说明。文章还强调了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案件的重要性,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处理好征地补偿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两个层面,包括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首次流转是土地所有权的单向性流转,只能从集体所有土地流转到国家所有土地;再次流转则是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流转给符合法律规定的人使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集体土地流转的不同类
青苗补助费的归属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青苗补偿费则归青苗所有者所有。若承包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种植青苗,青苗补偿费归属需按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处理。青苗补偿费是为了补偿因征用土地导致的农作物损失,其补偿标准按国家价格政策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纠纷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立、归属和内容等争议,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等,根据双方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