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结婚者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能够履行夫妻义务并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尽管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结婚的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的人,才享有结婚的权利。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1.《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的规定。例如,考虑到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2.确定法定婚龄时,一方面要考虑自然因素,即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及人口发展情况。
在我国封建时代,存在早婚的习俗,如唐朝男性十五岁、女性十三岁可以结婚。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性二十岁,女性十八岁。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相适应。
从生理角度来看,男女青年的青春发育期标志着性发育趋于成熟,但身体发育尚未完善,一些重要脏器还没有发育好。女性的生殖器官一般在20岁以后才逐渐发育成熟,全身骨质化、牙齿钙化和智齿出齐等需要到23岁以后才能完成,骨骼和高级神经系统要到24岁才发育成熟。男性生殖功能的发育和成熟相对较晚。虽然法定婚育年龄并没有硬性规定,但综合考虑未来父母的工作、学习、健康、经济实力、体力和精力等多种因素,女性在23岁以后结婚,24至29岁生育,男性在25岁以后结婚,26至30岁生育对胎儿最有利,是最佳婚育年龄。因为在这个年龄段,青年男女的体格发育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生殖机能已完全成熟,心理发育也稳定,既能够胜任为人父母的职责,也能确保下一代的健康。
《民法典》和《婚姻法》的生效与废止对婚姻状况信息显示的改变。离婚后,公民的婚姻状况只在户籍管理部门登记,而非在婚姻登记机关显示。离婚档案会被永久保存,但婚姻状况信息不会显示。再婚登记与户籍信息无关,需出示相关离婚证明文件。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支付问题。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支付给拥有子女抚养权的一方。支付标准并非固定按照工资的20%支付,而是由双方协议确定。我国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子女抚养费的强制性标准,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中国古代亲属通婚制度及其在《红楼梦》中的体现。古代社会普遍接受亲属通婚,但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婚姻选择反映了这一制度的复杂性。《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都属于旁系血亲关系,因此他们的婚姻选择不符合现行
原告黄某与被告梁某于2002年在广东认识,2002年下半年同居,因为被告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2002年11月10日,原告黄某以自己的名字、被告梁某以本村村民盘某的名字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时由于被告已经怀孕没有到场,现该村村民盘某出嫁。原、被告共同生活初期,双方感情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