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扶养 > 一、家庭合伙经营引发的纠纷

一、家庭合伙经营引发的纠纷

时间:2025-04-30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1480
提要:一家人――姐夫、妹夫及一内弟,看好客运市场生意,即分别出资买来一辆专营南京至烟台的大客车,一切生意事宜,尽由妹夫一人全盘包揽,一直相安无虑。直至在更换车辆及将旧车卖给妹夫之兄后,因其兄认为自己有吃亏之处,遂产生了纠纷。妹夫未经姐夫、内弟同意,即擅自将合同及银行帐号改于其哥哥的名下,一应营运收入尽入其哥哥的囊中。当姐夫及内弟知情后,十分气愤,经协商不成,即提起了诉讼,历时二年经过一、二审及再审,均系胜诉。但该得的经营收益,执行起来太难了,该车还在妹夫及其兄的掌管之下。妹夫及其兄不甘于败北,又屡屡另行起诉姐夫及内弟,一家人的诉讼“拉锯战”,在亲情尽失之下,打成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官司,令人无限感慨。现将该案简介如下:

背景

在山东烟台市,一家六口人组成了一个家庭合伙经营客运业务。大姐为了扶养弟弟和妹妹,放弃了学业,打工维持生计。2000年,姐夫、妹夫和小弟决定投资客运市场。他们购买了一辆长途大客车,并约定了分配比例。

合伙经营

合伙人中,曲某杰并未参与实际的客运经营。姐夫负责班次安排和合同签订,妹夫负责代理全盘经营。合伙人之间一直和睦相处,按照约定的比例分红。

纠纷发生

2003年,合伙人计划更换一辆车,但遇到了问题。张某忠要求更换车辆后,发车时间必须提前。姐夫和妹夫办理了更换车辆的手续,但由于贷款需南京当地人的身份证,所以姐夫的亲戚代为办理。此后,张某忠口头答应付款23万元,但未兑现承诺。

纠纷升级

2008年,张某国擅自将车辆的合同和银行账号改为张某忠的名下,导致营运收入全部进入张某忠的账户。姐夫和内弟得知后非常愤怒,进入了漫长的诉讼程序。

二、法院屡次维护权益

第一轮诉讼

2006年,姐夫和内弟将张某忠和张某国起诉,要求返还应归他们的车辆营运收益款。张某忠和张某国将车辆的证件拿走,并强行占有车辆。警察认为这是经济纠纷,不予立案。

法院判决

莱山区法院经审理后认定,车辆是三人合伙购买和经营的,营运收益应按约定比例分配。法院驳回了张某忠的主张,并判决他们返还车辆营运收益款。张某忠和张某国不服判决,上诉至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结果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张某忠和张某国的上诉理由不成立,维持了原判。张某忠和张某国为了保住车辆的营运权和收益,申请抗诉。山东省检察院认为抗诉理由不成立,法院维持了原判。此案已执行完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经营协议的有效性问题

    合伙经营协议的有效性问题,并详细描述了合伙经营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合伙宗旨、名称、经营地、项目和范围、期限、出资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等。协议需签字生效,合伙人需遵守协议规定,以确保合伙经营的顺利进行。

  • 合伙企业申报债权的时限

    我国合伙企业申报债权的时限及债权申报的相关内容。债权人需要在清算人发出通知书后30日内或在公告后45日内申报债权,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说明。合伙企业在清算期间不得进行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连带清偿和补充清偿责任,其中我国

  • 合伙协议

    合伙人之间的协议内容,主要围绕酒吧经营展开。协议中明确了合伙宗旨、名称、经营地、经营项目和范围、合伙期限等。同时,详细规定了各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期限和金额,以及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方式。此外,还涉及入伙和退伙的规定以及出资转让的条款。该协议为合伙人之间

  • 合伙企业的法人决定

    合伙企业的定义、法人资格、税收情况以及经营方式等相关内容。合伙企业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中国设立的企业组织形式,由自然人、法人等共同出资经营。合伙企业一般不具备法人资格,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普通合伙人有限制,某

  • 合伙协议
  • 合伙协议
  • 合伙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