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一、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

一、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

时间:2025-05-18 浏览:1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1963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种权利,公民的人身或者财产遭受不法侵害时,公民可以进行自卫的,那么法律关于正当防卫怎样认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要认定一次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 起因条件

必须存在不法侵害的客观事实。

2. 时间条件

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中。

3. 主观条件

防卫人必须具备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

4. 对象条件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害人本人进行。

5. 限度条件

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将构成防卫过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防卫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如果正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防卫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并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情况,不属于防卫过当,防卫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

以下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 打架斗殴中的暴力侵害行为

在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以及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都不属于正当防卫。

2. 针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必须针对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而不是主观想象或推测。

3. 针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的行为

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中。

4. 针对已经停止或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的行为

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中。

5. 针对无关第三者的行为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害人本人进行。

6. 针对已被制伏或丧失继续侵害能力的行为人的行为

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中。

7. 防卫挑拨式的行为

防卫人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不属于正当防卫。

8. 针对精神病人或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行为

对精神病人或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9. 针对合法行为的行为

对公安人员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也不属于正当防卫。对紧急避险行为也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10.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起初是正当防卫,但后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法律称之为防卫过当,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况除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允许开设射击靶场吗?

    我国允许开设射击靶场的法律规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普通人均可参与射击活动,但配置射击运动枪支需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批。文章介绍了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等合法射击靶场的推荐信息,并强调接触枪支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如有疑问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 服刑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服刑人员在监狱中必须遵守的纪律规定,包括不超越警戒线和规定区域、不私藏违禁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可以获得减刑和假释的情况,以及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之间的关系。

  •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构成要件

    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对象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涉及军事秘密的安全,对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犯罪者通过窃取、刺探、收买等方式非法获取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军人,包括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等,

  •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实施了徇私枉法、徇情枉法行为。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具有徇私、徇情动机。对于该罪的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根据不同情节

  • 交通违法对政审的影响
  • 谦抑性原则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 溜冰行为是否会留下犯罪记录?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