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调解 > 夜间开车使用远光灯引发的责任问题

夜间开车使用远光灯引发的责任问题

时间:2025-09-06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2592
机动车驾驶者在驾驶机动车时一定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在夜间驾驶机动车时,要按法律的规定使用灯光,远光灯是不能随意开的,否则非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那么开远光灯出车祸什么人负责?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夜间开车时使用远光灯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并可报警由交警处理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若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该当事人应承担全部责任;

二、若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应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若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

若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他方无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若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应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上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应保密。

夜间使用远光灯的三大危害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开启路灯或其他照明较好的道路上行车时,不应使用远光灯。开启远光灯的车辆应在会车前150米之前切换至近光灯。

危害1:对向驾驶员视觉上产生“瞬间致盲”

夜晚会车时,远光灯可使对向驾驶员视觉上产生“瞬间致盲”,致盲时间根据驾驶员自身视力、身体素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快持续3~5秒。在这段时间内,驾驶员的视觉能力大大下降,如同闭眼开车,对周围行人以及前后来车的观察能力显著降低。

危害2:影响驾驶员对对面来车的判断

市区内路灯照明相对充足,但郊区或偏僻地区的环境光线有限,驾驶员在夜间的视力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远光灯对眼睛的干扰会使驾驶员判断对面来车的速度产生迟缓。当驾驶员开启远光灯时,对向来车可能错误判断车速、距离和车体宽度,导致本应减速会车的对方放心地避让或开始借道超车,从而产生错误的操作。

危害3:造成后车驾驶员视野受限

当后车使用远光灯时,前车内外的三个后视镜中会出现大面积反光光晕。前方的三个光晕会缩小驾驶员对前方路况的可视范围,如果此时想并线或转弯,并无法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情况,从而导致盲区的产生,增加交通意外的发生风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可抗力条款的含义

    不可抗力条款的含义及其引起的后果,包括解除合同和延期履行两种情况。合理的不可抗力条款应包括哪些事件属于不可抗力,一般采用混合式规定。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后的处理及通知对方的责任、证明文件及出具文件的机构也进行了阐述。

  • 交通事故无力赔偿的法律处理方法

    交通事故中责任方无力赔偿的法律处理方法。当驾驶人因违反交通法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时,将面临刑事处罚和罚款。受害方可通过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肇事方无力赔偿,法院将根据财产评估判决。对于导致公共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的情况,负全责或主要责任的人若无力赔偿超

  • 一、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的内容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调解书应包含事故简要情况、损失情况、损害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和数额、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以及赔偿方式和期限等。若肇事方不遵守调解协议,权利人可采取相应措施。签订协议时需注意保险公司的确认、赔偿细节

  • 一、交通事故私了程序

    交通事故私了程序,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处理程序,以及如何自行处理交通事故。对于事实及责任不争议的事故,当事人可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并协商处理赔偿事宜;对于有争议的事故,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

  • 医疗事故的分级
  • 个人挂靠单位对外经营发生工伤谁是承担单位
  • 开车撞人轻微擦伤怎么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