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受益权的转让
时间:2023-10-24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关于受益人能否转让受益权的问题。根据前文对受益权性质的分析,这里对保险受益权的转让也分两个阶段加以说明。
保险事故发生前
受益人的变更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保险事故发生前,除非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声明放弃处分权,否则可以随时变更受益人。如果没有放弃处分权,受益人只拥有一种期待的地位,并没有实际的让与意义。即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放弃了处分权,受益人仍然只是享有一种期待的地位,没有转让的实际意义。此外,为了防止保险事故中道德风险的增加,受益人不得任意转让自己的期待地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保险业务操作,除非保险合同明确允许转让,否则受益人不能自行转让受益权,只能经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同意后变更受益人,并且变更必须以书面形式表示,并经保险公司批注后生效。
问题一:保险人的批注行为是权利还是义务?
变更受益人需要经过书面通知和批注两个程序。问题是,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是否需要保险人的同意?换句话说,保险人的批注行为是一种权利还是义务?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充分尊重投保人的意愿,因为受益人对保险人履行合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因为保险人没有批注而否定投保人的书面通知,将导致投保人的合同目的落空,相当于赋予保险人变更的决定权。因此,批注应该被定义为保险人的义务,保险人不批注不应该影响受益人对保险金的请求权。
问题二: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是否侵犯了投保人的合同权利?
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不能认为侵犯了投保人的合同权利。
保险事故发生后
受益人的转让权
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已经获得原始的保险金支付请求权,此时受益权已经是一种既得权,因此受益人可以任意转让受益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的定义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
新法规定如实告知要求对保险业提出新要求
新《保险法》对保险经营者提出的新要求。保险经营者需完善经营管理,并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新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需提供格式条款并明确说明内容,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外,保险行业自律改进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也被强调,
-
外资保险公司超出业务范围尚不构成犯罪如何处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外资保险公司超出业务范围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保险费,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罚款。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
-
保险合同权利转让书怎么写
-
司法鉴定费用保险公司该承担吗
-
保险合同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