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的规定,高利贷并没有被单独列为一项罪名,而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来进行规范。然而,如果在放贷过程中存在触犯刑法的行为,相关人员将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民间个人借贷的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是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如果利率超过这一标准,就被界定为高利贷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26条规定:
1.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法院应予支持。
2.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那么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将被视为无效。借款人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法院应予支持。
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生效。根据这一规定,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界定,而是以是否超过36%为界定。换句话说,只要年利率不超过36%,就不会被认定为高利贷。
高利贷的认定标准,包括区分生活性借贷与生产经营性借贷、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等要点。在认定高利贷时需注意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高利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若触犯刑法将追究法律责任。
遭遇高利贷威胁时的应对措施。文章指出,面对高利贷威胁,债务人应通过报警处理,并了解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对于无法偿还的高利贷,借款人应收集证据,证明超出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无效。同时,文章强调了私人借贷的高利贷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纠纷和可
高利贷的处理方法和判定。对于高利贷部分款项,债务人可以不偿还,但本金和合理利息仍需偿还。因高利贷引发的诉讼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因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的高利贷可视为恶性债务,但如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夫妻双方均需承担还款义务。发放高利贷行为虽不直接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