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法律对婚约的态度是既不提倡,也不禁止。婚约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完全以他们在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行为及结婚证书为依据。婚约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而是道德调整的对象,订立婚约后对男女双方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订婚通常包含以下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根据第2款规定,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即双方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但确实一直未共同生活的,或者当初因为给付彩礼造成生活困难的,一旦离婚,彩礼应当返还。
在旧社会,父母包办强迫的换亲婚姻,完全剥夺子女的婚姻自由,给妇女造成无限痛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获得了婚姻自主自由的权利,包办强迫的换亲现象大为减少。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主要是农村,父母主持和包办的换亲现象仍然存在。近些年来的换亲婚姻与旧社会的换亲婚姻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如果由父母主持换亲,婚姻当事人有过接触,并一同向婚姻登记机关领取了结婚证的,应视为有法律效力的婚姻。虽然当事人可能存在违心结婚的成分,但是只要当事人亲自履行了结婚的法定手续,就应当以法律为准。而父母一手包办的换亲,如果当事人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应视为无效婚姻。
离婚前协议与离婚协议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在离婚过程中,离婚协议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通常以离婚协议为准。离婚前协议是初步约定,效力相对较弱。双方在协商时应明确协议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协议离婚后协议的法律保护问题。协议离婚后,双方所签订的离婚协议通常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需满足一定条件,如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等。协议离婚需要办理离婚证,它是婚姻关系解除的重要凭证。协议离婚过程中通常会有调解
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是否有效的问题。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婚姻关系中的自由解除婚姻权利不能通过婚前协议限制。但婚前协议可以对夫妻财产的分配等相关事项进行约定,这些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另外,婚前的离婚协议一般是无效的,而
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的问题。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通常是不允许的,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夫妻协议离婚时也不能约定一方不给抚养费。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计算通常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