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陈-茵和郑-昊相识并确立了恋爱关系。同年7月,郑-昊以79万元的总价购买了一套婚房,房屋产权登记在郑-昊名下,但其中15万元是陈-茵父母借给郑-昊的,有借条作为证明。12月,他们结婚并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中载明购房资金来源和感谢双方父母的资助。协议签订后,郑-昊父母出具的借条同时作废。
在离婚协商中,双方一致同意按照140万元的估值对财产进行分割,但对于婚房的分割方式却产生了严重分歧。陈-茵认为她应该获得一半的房屋价款,而郑-昊则认为只有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属于共同财产。因此,陈-茵将此纠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房屋登记在郑-昊名下,且产权登记时间早于双方结婚,但根据购买时的出资情况和婚前的书面约定,可以认定双方在婚前有共同出资购买婚房的意愿。因此,法院认定婚房为双方共有财产。根据双方出资比例和贷款情况,法院作出以下判决:房屋产权归郑-昊所有,未还贷款由郑-昊承担;陈-茵搬离该房屋,郑-昊应支付陈-茵经济补偿38万元。
(注:本文中的人名为化名)
离婚前协议与离婚协议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在离婚过程中,离婚协议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通常以离婚协议为准。离婚前协议是初步约定,效力相对较弱。双方在协商时应明确协议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协议离婚后协议的法律保护问题。协议离婚后,双方所签订的离婚协议通常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需满足一定条件,如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等。协议离婚需要办理离婚证,它是婚姻关系解除的重要凭证。协议离婚过程中通常会有调解
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是否有效的问题。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婚姻关系中的自由解除婚姻权利不能通过婚前协议限制。但婚前协议可以对夫妻财产的分配等相关事项进行约定,这些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另外,婚前的离婚协议一般是无效的,而
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的问题。离婚后协议不给抚养费通常是不允许的,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夫妻协议离婚时也不能约定一方不给抚养费。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计算通常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