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是指债务人采取减少财产行为,危及债权人实现债权时,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债权而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的权利。
《合同法》对撤销权的行使规定有期限限制。债权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债权人在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权消失。上述规定中的"5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
撤销权的行使必须依据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因此又称为废罢诉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可以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原状。因此,撤销权具有请求权和形成权的特点。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与一般撤销权不同,保全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已经生效的法律关系。这种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其效力扩及到了第三人,并且旨在维护债务人清偿债权的能力。而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并未扩及到第三人,其目的是消除合同中存在的瑕疵。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具备以下条件:
债务人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包括:
其中,第3种处分行为不仅要求有客观上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事实,还要求受让人知道这一情况。
当债务人的处分行为符合上述条件时,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一旦人民法院确认债权人的撤销权成立,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即被视为无效。债务人的处分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双方返还,即受益人应返还从债务人获得的财产。因此,撤销权的行使目的是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债权人并没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合同保全的法律规定及其定义。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含义、条件和行使方式。代位权是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时,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代替债务人行使债权。撤销权则是当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债权时,债权人可申请撤销其行为的权利。合同保全旨在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而
合同履行保全措施中的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权时,以自己的名义代替债务人行使债权。撤销权则是当债务人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行使撤销权的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合同保全的相关内容。针对合同相对性规则的例外情况,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法律允许采取合同保全措施。这些措施适用于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完毕前的期间,基本方法是确认债权人享有代位权或撤销权,旨在防止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恢复债权人的财产。
合同保全中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措施。债权人可通过行使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来保全其权益,条件是债务人存在对外债权并损害债权人权益。同时,债权人也可以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保全自己的权益,特定情形包括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