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者之间签订转让股权协议或一方投资者与第三方签订转受让股权协议。
2. 当国有资产投资的中方投资者股权变更时,应报送中方投资者的主管部门对企业投资股权变更签署的意见。必须由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对需要变更的股权进行价值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3. 向外商企业原审批机关报送以下文件:
A. 外商企业董事会同意股权变更(或调整注册资本)决议和董事长签署的股权变更申请书。质押股权应提交董事会同意投资一方股权出质的决议书。
B. 外商企业原合同、章程及其修改协议。
C. 外商企业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D. 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后董事会成员名单。
E. 质押合同的履行导致股权变更,应提交出质投资方的出资证明书,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及其所有事务所为企业出具的验资报告。
F. 外商企业调整注册资本的应提交由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的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债权人名单。
G. 审批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文件。
4. 审批机关自按规定报送的全部文件之日起30日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1. 守约方投资者向原审批机关申请修改原合同、章程,并取得批准。
2. 应向原审批机关递交以下文件:
A. 变更申请书。
B. 原审批机关批准修改原合同、章程的批准文件,及重新换发的批准证书。
C. 新合营各方授权代表共同签署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合同、章程。
D. 新董事会成员名单及任职文件、身份证明。
E. 新董事会决议。
F. 新股东合法开业证明和资信证明。
G. 守约方依法催告违约方履约的通知文件副本及证明。
H. 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为外商企业出具的验资报告。
I. 其他文件、证明,包括违约方缴付部分出资、合营企业依法对违约资方进行清理的报告和有产文件及清理资产发生纠纷已经仲裁决定或司法裁决的有关文书。
3. 原审批机关在接到上述全部文件、证件之日起30天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法定事由是指外商企业一方投资者合并、分立、破产、被解散、被吊销、注销或死亡等事件。只要出具法定事由发生的证明并提交董事会的决议以及董事会签署的申请变更股权的申请书给原审批机关,原审批机关应给予依法办理变更股权手续或撤销外商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商独资企业法。该法律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设立外资企业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外资企业必须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利益,采用先进技术或主要出口产品。法律还规定了外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登记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定义的其他组织的范围,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依法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形式,以及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法人的分支机构等。此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乡镇企业和街道企业
外资企业设立申请的程序和具体要求的文件内容。申请程序包括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章程等文件的提交,以及涉及的法律证明和资信证明文件的准备。此外,还包括与地方政府沟通获得支持的书面答复,以及外资企业设立后需要进口的物资清单等。申请程序要求文件语言、外国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其中涉及内外资股东股权转让的同意权、外资股权转让的核准和工商变更登记、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及其条件限制、外国投资者出资未到位的股权质押及其转让的限制,以及外资股权部分转让后不得导致外资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