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的定性与量刑因素
时间:2025-03-1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产、销售假药罪的量刑因素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应从重处罚:1. 生产、销售的假药以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或者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2. 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避孕药品、血液制品、疫苗;3. 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注射剂药品、急救药品;4.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生产、销售假药;5.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生产、销售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假药;6. 两年内曾因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7. 其他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此外,根据第二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形包括:1. 造成轻伤或者重伤;2. 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3. 造成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者严重功能障碍;4. 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认定
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的界限需要明确划分。根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应按照处罚较重的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这符合竞合适用原则。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在于:1. 犯罪对象不同,一个是假药,一个是劣药。2. 犯罪形态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方可构成犯罪。此外,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关键在于判断生产、销售假药行为是否足以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在实践中,判断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依赖于对假药物质、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事实判断。例如,对假药的成分、性质、效用的医学鉴定以及对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推断。对于虽属假药,但不一定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需要进行具体鉴定。如果药品本身不危害人体健康,不能认定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如果药品本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应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
医院发生伤医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伤医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问题。伤医事件属于故意伤害行为,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需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区分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特别注意与医疗技术事故、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医疗意外事故以及一般医疗事故的区别。在处理伤医事件时,需根据具
-
医疗事故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问题。文章指出,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开始,其立案材料来源多样。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医疗事故刑事案件立案难的问题,原因在于相关法规不完善以及行政处理与司法诉讼衔接不规范。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完善诉讼机制,法院应享有是否进行
-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遵义县医院放射科医生王-谦因收受红包出具虚假报告,导致一名受伤女孩小莉因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而死亡。此案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罪,法院判决认为王-谦的行为违反了医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均表示不服,将提起上诉。
-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
-
刑事追诉时效的规定及适用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