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 > 网上支付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网上支付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5-05-15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9708
网上支付对交易时间进行了大量的缩减,所以收到人们的推崇。但相对于现金支付而言,进行网上支付时,往往风险较高,容易陷入麻烦之中。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网上支付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的相关资料。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网上支付安全隐患

(一)支付密码泄漏

攻击者通过获取支付密码,可以冒充持卡人进行消费,给持卡人带来损失。

(二)支付数据被篡改

在没有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下,攻击者可以修改支付数据,包括银行卡号、支付金额、收款人账号等,以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网上支付密码被破译的常用手段

1、骗取手段:攻击者通过虚假网站、短信或邮件诱骗持卡人,获取其支付密码。

2、支付终端截取:攻击者在持卡人电脑上安装恶意软件,捕获支付密码并发送出去。

3、网络截获:攻击者通过智能识别和密钥破解手段,在支付终端和其他网络设备节点获取支付密码。

4、暴力攻击:攻击者利用密码词典逐个尝试支付密码的组合,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进行密码破解。

5、其他途径获取:攻击者在银行柜台、ATM或POS终端等场所窃取持卡人的支付密码。

二、如何防范互联网支付风险事件

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防范支付风险,同时持卡人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风险:

(一)识别假冒网站

持卡人应确认支付页面网站域名的真伪,选择熟悉的商业银行或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二)识别虚假短信(邮件)

持卡人在收到与银行卡、支付相关的短信时,应确认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短信内容。

(三)设置强密码并加强支付终端安全

持卡人应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如数字组合、生日信息或电话号码。同时,要确保支付终端的安全性,避免在公共网吧进行网上支付,安装反病毒和反木马软件。此外,不要将密码轻易记录在易被他人看到的纸片上。

(四)使用银行自有的网络支付渠道

建议客户在进行网上转账、网上购物等支付业务时,使用银行自有的网络支付渠道。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并使用身份认证介质工具进行数字签名,确保每笔交易经过客户本人确认。

(五)减少与第三方机构的“绑定”操作

不要轻易开通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快捷支付业务,避免客户资金被盗风险。如果需要使用第三方的快捷支付,要妥善保管个人重要信息,不要轻易告知他人或登录不明网站,不要打开他人发送的链接和二维码,以防止电脑和手机被木马病毒入侵。

(六)专用卡进行网上支付

建议办理一张专门用于网上购物或支付的卡,存入小额现金,避免将大额资金暴露在网上。

通过合理判断和遵循上述防范措施,可以有效规避网上支付风险。对于法律纠纷,建议在走诉讼程序前咨询相关专家律师,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的问题。为了提高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学习,并采取防范措施。使用他人作品时需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并签订合同,审查稿件的独创性,与作者协商一致进行修改,并妥善处理权利人的撤稿声明。同时,根据《著作权法

  • 网上支付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网上支付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隐患包括支付密码泄漏、支付数据被篡改和网上支付密码被破译的常用手段。为防范风险,银行已采取措施,持卡人也应识别假冒网站和虚假短信、设置强密码并加强支付终端安全、使用银行自有网络支付渠道、减少与第三方机构的“绑定”操作,以

  • 聊天记录的隐私权保护

    中国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条款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文章详细列举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跟踪、刺探财产状况等。同时,也介绍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防范措施,如注意网络安全、慎重透露个人信息等。此外,文章还提及了《民法典》的最新规定,强调尊重他人

  • 网上支付安全问题及其法律防范

    网上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支付密码泄漏、支付数据被篡改等问题,并介绍了攻击者获取支付密码的常用手段。同时,文章也提出了针对这些风险的法律防范措施,如识别假冒网站、设置强密码、使用银行自有的网络支付渠道进行支付等建议,以保障网上支付的安全性。

  • 《办法》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进行规范
  • 被三人合伙打麻将骗了报警会怎么样
  • 网络运营者在保障网络运行安全方面负有哪些义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