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为小赵的婚前个人财产,男方无权要求分割。
案例:小赵与丈夫结婚已四年,女儿今年三岁。结婚前,男方按照当地习俗给了小赵父母2万块钱做为彩礼,小赵父母利用这笔钱购置了彩电、冰箱、空调、家具等作为小赵的陪嫁。婚后双方因性格不合经常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现双方打算离婚,但在财产如何分割上发生分歧:男方认为嫁妆是小赵父母用男方给付的彩礼钱购置,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小赵则认为嫁妆是婚前父母为其购买的个人财产,坚决不同意分割。
离婚时,小赵的丈夫能否要求小赵返回彩礼,或者要求分割小赵的嫁妆吗?
解析:
1、依据案例所叙述情形,男方要求小赵返回彩礼没有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彩礼带有以缔结婚姻为目的的赠予性质,接受彩礼本身就蕴涵着对方答应结婚。双方缔结婚姻关系,目的达到,这种赠与行为就有效存在,彩礼归受赠人所有;一旦没有缔结婚姻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当然解除,赠与财产应恢复到初始状态,彩礼应当返还赠与人。因此,现在小赵与丈夫结婚登记并共同生活已经四年,男方不得要求女方返还彩礼。
当然小赵的丈夫能够举证证明婚前给付彩礼的行为造成了他生活困难,是可以要求小赵适当返还彩礼的,否则不可要求对方返还。但这种生活困难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较难认定。
2、嫁妆为小赵的婚前个人财产,男方无权要求分割。
登记结婚,婚姻关系即已经成就,赠与行为自财产交付时已生效。至于陪嫁是否为女方用这笔彩礼钱购买,法律上对此进行认定亦无意义。结婚时女方陪送的嫁妆,应属于其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归女方所有。
彩礼的法律性质及返还条件。文章指出彩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返还,并列举了彩礼的目的性、给付的钱财属于彩礼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返还条件。文章还区分了婚前附条件的赠与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并强调了彩礼纠纷处理需考虑当地风俗习惯和实际情况。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关于彩礼返还的条件。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解决彩礼纠纷时,应注意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离婚为前提考虑返还请求、确保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区分彩礼
女方不退还彩礼是否会被拘留的法律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彩礼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女方不退还彩礼不会拘留,但可能会被强制执行。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情况下,彩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平均分割。但如果彩礼由一方家庭独自占有,则不属于
嫁妆在离婚时不可以进行分割。一般结婚前娘家赠与女方的嫁妆,应认为是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如果女方的嫁妆没有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混同,则作为个人财产不能分割。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