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6日,威信县人民法院麟凤法庭审结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判决被告宗某返还原告杨某彩礼1400.00元。
原告杨某与被告宗某系同村人,2008年11月双方经人介绍确立恋爱关系,杨某依照农村习俗分四次给宗某送去彩礼价值3350.00元,双方形成事实的订婚关系。2009年5月,原告到被告家提出操办结婚事宜时,被告却提出高昂的条件,意在悔约。原告无奈之下向威信县法院麟凤法庭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返还彩礼3350.00元。
法庭审理后认为,我国法律对订婚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对于因订婚支付彩礼产生的财产纠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处理。根据该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根据本案情况,属于给付彩礼后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因此原告的请求有法律依据。然而,考虑到双方曾共同生活一段时间,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法庭决定被告宗某返还原告杨某1400.00元彩礼。
彩礼的法律性质及返还条件。文章指出彩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返还,并列举了彩礼的目的性、给付的钱财属于彩礼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返还条件。文章还区分了婚前附条件的赠与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并强调了彩礼纠纷处理需考虑当地风俗习惯和实际情况。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关于彩礼返还的条件。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解决彩礼纠纷时,应注意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离婚为前提考虑返还请求、确保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区分彩礼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支付一方可以请求对方返还彩礼。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我国民法上并不认可订婚的法律效力,所以任何一方悔婚的,支付彩礼一方均有权请求返还彩礼。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
一种观点认为恋爱中互赠财物或互赠订婚彩礼应视为一种纯粹的赠与行为,所得财物一律不予返还。其次,作为债权性请求权,因债的发生原因不同,男女双方缔结婚的,虽为平等主之间涉及财产利益的民事行为,但其带有强烈的人身性质,不是一般的合同关系。专家认为,将婚约财